周仁甫老人在2015年9月份“中国好人榜”发布会现场 为迎接新中国70年华诞,江苏省响水县95岁离休干部、“中国好人”、抗战老兵周仁甫今年又自费2万元在县中心小学新建一座“爱国亭”。这是老人自费建的第九座纪念亭,共花费20万元。一座座亭子,饱含着一位共产党员、革命老兵对家乡人民、对人民子弟兵的关爱之心,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自费建纪念亭教育他人铭记历史 周仁甫老人建的再思亭 据周仁甫老人回忆,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年他自费2万元在自家小院建起一座“再思亭”,缅怀逝去的战友,警示教育人们要牢记历史,珍惜当下。同年10月,周仁甫老人的先进事迹入选“中国好人榜”,成为响水县第四位“中国好人”。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周仁甫又自费近2万元,在响水县第二实验小学建了一座“爱军亭”,向建军90周年献礼。 创办“好人图书馆” 1988年,周仁甫离休后,读书写作、外出旅游、积德行善成为他人生的追求。2015年11月,老人将自己收藏的近2000册各类图书整理出来,创办了盐城市首家“好人图书馆”,馆内藏书丰富,每天前来借书的人络绎不绝。 在老人的影响带动下,地处盐城市、连云港市灌河两岸的灌南、响水一带的许多老干部、老教师都把自己珍藏的书籍拿出来向社会开放借阅,近年来,已先后创办了好几家私人图书馆。 特殊党费表达特殊感情 1995年2月,响水县委组织部收到了县教育局党委转来的周仁甫的一笔特殊党费。当年71岁的周仁甫将其工资改革补发的1008元工资作为特殊党费交给党组织。他在给党组织的信中深情地写道:“我是一名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老党员。托党的福,我们离退休人员丰衣足食、生活无忧,我向党表示一点心意是应该的……” 2003年,周仁甫又交纳1008.88元的特殊党费。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他再次向党组织交纳10000元的特殊党费。四川地震,他带头捐1000元;家乡修路,他主动捐款10000元;张集中心社区建敬老院,他捐500元…… 现在,95岁的他,依然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每天坚持学习。他还将自己亲身实践和经历,汇集成书,将健身长寿秘诀和积德行善体会编辑出版,免费赠送给他人。 对自己吝啬 待他人慷慨 周仁甫16岁参加八路军,经历过抗日战争、初期解放战争,后从事教育工作。离休后,本可颐养天年,但他却四处奔波,深入学校和农村义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巡讲超百场次。 周仁甫生活简朴,省吃俭用,烧的是草锅,用的是井水,睡的是板床,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他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钱用在捐资助学、济贫助困、修路建桥等公益事业上。他把一份最宝贵的人生礼物赠予了社会,那就是慈善为怀、慷慨助人的宽广胸怀。 周仁甫一生牢记党的教诲,听党话、跟党走。存好心、做好事、回报社会,是他的人生信条。连自己的身体,他也要捐出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活有意义,死不占地”是周仁甫的信仰和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