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川区老年戏曲音乐协会下设的聊斋俚曲剧团“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走进市级文明村洪山镇蒲家庄,演出剧目《般阳桥》,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博得了群众的阵阵掌声。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用淄川方言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文艺样式,聊斋俚曲剧团淄川区5名老干部为传承弘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牵头建立的老干部社团,他们以传承蒲文化为己任,创作了大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文艺作品。目前,该剧团有演员40余人,平均年龄63岁,年纪最大的演员已近80岁。剧团坚持每年至少推出一部新戏,已先后创作演出了《求骂》《丫头大主任》等10余部剧目,相继荣获首届山东地方戏新创作小戏展演二等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山东省“星光奖”金奖、“山东省十佳庄户剧团”等殊荣。《般阳桥》就是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布商》改编,通过剧中人物布商高大兴因坑蒙拐骗发不义之财被阎王索命,猛醒后不惜倾家荡产修建般阳桥造福乡民而被阎王赦免一死,体现了善恶有报的社会主题。 剧团负责人区人大退休老干部李兰珉介绍说,全体演职人员在编排过程中精心准备、潜心钻研,对唱腔和动作反复练习,既力求展现传统特色,又创新了艺术表现形式,以更高的艺术水平为周边群众展现新时代俚曲的韵味和风采。 演员杜元胜说,退休以后一直在钻研聊斋俚曲,不仅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还培养了对淄川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