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德州乐陵离休干部李曰绚:70年党性的锤炼,“永远跟党走”

2019-5-23 14:44|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687| 评论: 0|原作者: 马春梅|来自: 乐陵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五月的乐陵,繁华似锦、绿荫如海,一切都显得那么热情洋溢、生机盎然。每月15号的党员活动日,一位老人推门而至,向我们提交了一个信封,正面写着:李曰绚95岁,党龄七十年,交1000元党费;背面写着:执行入党誓言, ...

五月的乐陵,繁华似锦、绿荫如海,一切都显得那么热情洋溢、生机盎然。每月15号的党员活动日,一位老人推门而至,向我们提交了一个信封,正面写着:李曰绚95岁,党龄七十年,交1000元党费;背面写着:执行入党誓言,永远跟党走、永远跟党一辈子;信封内是崭新的百元大钞,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接待了这位老人。

老人名叫李振远,是这笔特殊党费缴纳者李曰绚的儿子,年近古稀之年的李振远含泪向我们诉说起老父亲——一位有着70年党龄的离休干部的故事。

——有一种信仰,叫党永远在心间

近日,95岁的离休干部李曰绚突发脑溢血,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医院诊断脑干大面积出血、生命垂危。家人在整理老人衣物时,发现了这个信封,据李振远介绍,今年是老父亲入党70周年,恰逢新中国70华诞,老人早早准备了这份礼物,准备在“七一”交给组织。“或许是预感身体不好,前几天父亲总是叨念‘小张怎么还不来收党费啊,怎么还不来’,可是父亲始终没有告诉我们特殊党费这件事情,也没有让我们代劳,他是想亲手把这份礼物交给党组织,现在看来是不能实现了。”说到这里,李振远再度哽咽。

握着崭新的钞票、透过刚劲坚挺的笔迹,我们似乎看到了李曰绚老人本人,感受到了一名老党员的拳拳爱党之心。生命的最后,这位走过近一个世纪的老人,有太多的牵挂,而最心心念念的就是自己的党员身份、党员义务,这是一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对党无限的眷恋,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有一种信念,叫永远跟党走

解放奖章、和平奖章、渡江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纪念章……一枚枚闪亮的奖章,记录着老人不平凡的一生。生于1925年的李曰绚,经历过万恶的旧社会,他深深体会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怀揣着一生追随党组织的梦想,1947年他自愿加入革命队伍,并于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的李曰绚,更加坚定了随时为党牺牲的决心。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华东南战役、豫东战役、抗美援朝,他跟随部队南征北战7年,先后获得三等功3次、四等功1次,负伤多次,“没打算活着回来”是回忆起那段岁月,老人最常说的话。

部队转业后,李曰绚服从组织安排,来到了乐陵市城关粮所工作直至离休。老人一生生活简朴,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期间,多次拒绝单位对老革命的生活补助;离休后,要求子女不得以他的名义报销医药费,尽管不善言谈,他也会尽己所能参加社会活动,向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即使是“文革时期”被打成“走资派”,6年时间里,受尽屈辱与折磨,但李曰绚没有一句怨言,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党组织终有一天会还他清白”。

回忆往事,老人说:“是党养育了我、给了我今天的好日子,我不能因为一点的错误就去责怪她。”这是经历过炮火洗礼的老革命家的党性,是经受住岁月考验的老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信念。

——有一种家风,叫红色基因代代传

晚年生活,老人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人民日报》《德州日报》《老干部之家》,他都视如珍宝,认真地阅读、仔细地整理,还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国家的好政策、好制度他都会摘抄下来,几年下来他的笔记就有满满的一大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惠及民生的好政策更是老人经常跟家人聊起的话题,他说:“老伴啊,摊上这么一个好时代,咱有福了,咱们国家有福了”每次孩子们回来看望老人,他总是拿出笔记给孩子们看看,说到兴起,还会读上一段,教育孩子们“要感党恩、听党的话,踏踏实实干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孙子李奉良在企业做外贸工作,他多次教育李奉良一定加要入党组织,“听党话、跟党走,没错!”“因为工作性质原因,原来入党的积极性不高,当发现爷爷准备的这个信封时,我的思想受到巨大的震撼和冲击。爷爷对党的热爱、对党的忠诚,让我感受到党的伟大,我一定会亲手写下《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老父亲‘永远跟党走’的誓言,是他一生的信仰,也是对我们子女的嘱托,这就是我们的家风,我们一定会一代代传承下去!”最后李振远老人这样说。

党性连着家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李曰绚老人用自己70年不改的初心扛起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旗帜,教育带领着全家一心向党、永远跟党走。愿生命有奇迹,愿“永远跟党走”的精神永存。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