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福建厦门老年大学推进 “互联网+老年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9-5-21 10:2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571| 评论: 0|原作者: 林广仁|来自: 厦门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福建省厦门老年大学历来重视信息化建设,自2005年起,在厦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启动“数字校园”工程建设,于2006年建成全省首个“老年数字校园”。后续每年都着力软硬件建设与升级,依托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 ...

福建省厦门老年大学历来重视信息化建设,自2005年起,在厦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启动“数字校园”工程建设,于2006年建成全省首个“老年数字校园”。后续每年都着力软硬件建设与升级,依托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互联网+老年教育”建设,在课程建设、移动学习、教学模式、教学服务、信息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以信息化助推老年大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互联网+课程”,突破学校围墙

受校舍因素制约,厦门老年大学每年能开设的班级和提供的学位有限,无法完全满足全市老年人的入学需求。为此,学校自2008年就开展老年远程教育,增加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

加强领导,共建共享。

学校成立远程教育中心,统筹指导协调推进全市老年远程教育。20185月,学校与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教学、师资和远程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建设厦门社区书院老年教育专栏,上传该校近年来录制的优质远程课件,并从厦门社区书院资源库筛选出769门适合老年学员的视频、电子图书和期刊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同时,以201810月在厦门召开的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工作推进会暨首届老年远程教育论坛为契机,全方位推广“福建老年远程教育新媒体电视平台”,共同打造老年人的“网络学习空间”。

与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厦门社区书院老年教育专栏

加强投入,录制课程。

近年来,厦门老年大学不断加大对自有优质课程录制工作的投入,招标引入专业制作公司,将优质课程录制成视频教材,在福建老年教育新媒体电视平台、厦门老年教育云平台、厦门社区书院等平台推广。其中,《摄影学解码》《中医经络养生》《旅游文化》等8门视频教材被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和特色教材。今年该校还将建设《南音琵琶》和《厦门文化风情》2门微课程,不断丰富老年远程教育内容。

多门优秀课件共享在厦门社区书院老年教育专栏

到鼓浪屿会审公堂、汇丰银行公馆、莲塘别墅拍摄远程教育课程外景

加强示范,以点带面。

学校自2008年起开办老年远程教育收视班,并在省内老年大学中率先把老年远程教育纳入学制班招生。并为推进街道、村居老年远程教育收视点规范化建设,学校会同相关单位编制了《厦门市远程老年教育基层收视点管理手册》。同时,还定期组织老年远程教育管理员培训班和教学观摩活动,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老年远程教育网络。

“互联网+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近年来,老年大学学员中能够熟练使用微信的人数越来越多,占比越来越高。以厦门老年大学为例,今年在校的3226名学员中,关注微信公众号并绑定个人信息的有2773人,占比达86.0%。该校以微信平台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

创建移动学习群,建设学习型团队。

每学年开学时,学校都会要求班主任创建班级微信群,用于学习和交流。群成员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的形式就某一主题发起群聊进行讨论,共享与课程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链接、图文资料等资源。学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知识掌握程度,自由组建更加细分的学习小组;完成老年大学课程学制的学员也可以继续利用微信群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开展移动学习,突破课堂时空界限。

学校鼓励教师和学员将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演示过程拍摄下来,制成教学微视频后发到学习微信群中。微信辅助教学在器乐、舞蹈、技能类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效果显著。方便学员与教师、学员与学员交流,突破了课堂和学时的限制。大家既学到了知识,又增进了感情。

探索翻转课堂,调动学员积极性。

学校在《玩转手机》和《手机拍照与修图》等手机应用比较成熟的班级中,探索构建翻转课堂,颠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发布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参考资料;学员或学员小组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初步内化。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此举有效调动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好满足老年学员的社交需求。

手机拍照与修图班教学现场

线上线下结合,突破成果展示限制。

教学成果展示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学习动力,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厦门老年大学除了定期举办传统的线下汇报演出和作品展外,还鼓励学员利用快剪辑、抖音等App将学习成果电子化,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展示,还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转发、宣传优秀作品。这种做法突破了传统的线下教学成果展示方式在人数、时长、频率、空间和数量等方面限制,促进了老年学员间的切磋交流,激发了老年学员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互联网+服务”,发展为了学员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员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服务水平,让老年学员享受更多便利。

开展网上报名,方便学员报名入学。

学校将招生简章、招生计划、总课表、校历等信息发布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方便学员查看。2013年起在全国老年大学中率先试点网上报名,并于2015年在省内首次成功实施全面网上报名,后续又将提供微信报名服务。

启用二维码考勤,方便学员微信考勤。

厦门老年大学于2018年在全国老年大学中率先启用二维码考勤,有效解决了原有的IC学员卡成本高、易丢失、制卡周期长等问题。学员只需掏用微信扫描考勤二维码,即可完成考勤签到,进一步规范了班级管理和学籍管理。

在全国老年大学中率先启用二维码考勤

提供自助服务,方便学员按需“点单”。

学校整合公众号与教务管理等应用系统,让学员可以利用微信,自助请假、查询课表、了解出勤率、下载结业证书,即时了解学校的各项教学信息,参与评学评教、评优评先等,畅通了学校、教师和学员之间的沟通渠道,为改善和优化学校工作提供快捷准确的数据参考。

“互联网+宣传”,丰富形式载体

学校于20184月成立了宣传中心,拓展宣传渠道,让老年大学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坚强阵地。

拓展宣传渠道,丰富形式载体。

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微信公众号的管理运营,拓展了老年教育的宣传渠道。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老年学员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公众号中发布学校各类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新闻传递给学员,实现了与校刊、校报、校园网的优势互补,使用户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学校情况。

传播校园文化,提升凝聚力。

学校每周四定期推送校园新闻、教学成果、第二课堂、学员风采、校歌校训等内容,同时,依托微信公众号完善的统计功能,定期分析浏览量,做好受众研究,及时调整推送信息,使得推送内容与学员“有关、有趣、有用、有参与、有共鸣”。

开展时政教育,传播正能量。

学校还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时政教育,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发布时政讲座内容,扩大受众范围;依托微信平台上丰富的资源,转载符合老年学员认知特点的时政学习材料,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