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一位老党员的力量能有多大?

2019-5-17 19:03|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584| 评论: 0|原作者: 丛武|来自: 《老干部之家》杂志

摘要: 老干部党建工作如何做?烟台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秦桂建有一个观点:如果能让周围的群众都认为我们老干部好、老党员好,那老干部党建工作就做好了。作为烟台第一个建立党支部的老干部社团组织——芝罘区大海阳红色先锋老 ...

老干部党建工作如何做?烟台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秦桂建有一个观点:如果能让周围的群众都认为我们老干部好、老党员好,那老干部党建工作就做好了。作为烟台第一个建立党支部的老干部社团组织——芝罘区大海阳红色先锋老干部志愿服务队,或许就印证了这个好。

从左到右:老党员都基言、于占芬、张建华、张景弄

烟台芝罘区毓璜顶街道的大海阳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占地面积小,只有0.06平方公里;住户多,达到了2528户、7469人;此外,基础设施陈旧、流动人口多、老人和孩子比重大。

一般来说,这类小区各类矛盾、问题应该很突出,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大海阳社区不仅干净整洁,谁家水管坏了,有人免费上门维修;谁家老人做饭不方便,有人送饭上门;谁家孩子放学没人接了,可以放到四点半课堂;谁想看书,可以随时到小区路边设的书柜里拿;就连小区的宠物狗内急,隔几步都有一个宠物专供的取纸箱和垃圾桶。

在大海阳社区,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中青年无忧,居民幸福指数相当高。那么问题来了,是谁支撑起了这样的幸福生活呢?“老党员呀!”大海阳社区路边长椅上晒太阳的老人、正在为认领的樱花树浇水的孩童会这么告诉你。

1到17

老党员是谁?这要从社区居民人人敬重的“大管家”于占芬说起。于占芬今年74岁,短发、瘦高个,说话办事干净利落、从不绕弯子,这大约与她退休前一直从事派出所指导员的工作有较大关系。大海阳社区的居民都称呼于占芬为于书记,这是因为她担任着社区“红色先锋公益服务中心”的党支部书记。

2005年,于占芬退了下来,按照芝罘区党员双管双责的要求,她到社区报了到,并在社区书记冷晓燕的邀请下参与了社区的一些活动。对社区工作了解多了,于占芬发现,这么大个社区,这么多住户,光靠社区那七八个工作人员怎么顾得过来?作为老党员,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在社区的支持下,她发起成立了“红色先锋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就为一件事:为群众解决难题。

于占芬的工作做得很细,细到什么程度呢?通过入户走访发现,社区住户经常因为家里水管坏了、马桶堵了找不到维修工着急,于占芬就发起成立了“彩虹维修服务队”,并开通了服务电话,招募志愿者上门帮助维修;得知大家普遍反映小区道路狗屎比较多,于占芬又发起成立了“文明养犬协会”,让养狗爱狗居民相互监督,自觉清理狗粪。“守望互助服务队”负责巡逻查看社区安全隐患,“心灵港湾情感联社”负责组织失独家庭活动,“幸福来敲门服务队”负责结对帮扶弱势群体……

2016年,在进行“社情民意大走访”的时候,有位老人的话让于占芬震惊又难受,“孩子不在身边,自己年龄大了又不方便做饭,老了老了,吃饭成了愁事儿了”。高龄老人的无助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于占芬想着社区里有两千多位老人,其中不乏处于空巢高龄期的,他们的生活就像深陷阳光照不到的沼泽地一般暗淡绝望,可有谁能帮他们一把呢?在辗转几晚不能成眠后,于占芬做了一个吓到大家的决定:办一个专为老年人服务的社区食堂。

于占芬共召集支委会开了三次会议,研究办社区食堂的事。因为办食堂需要牵扯到场地、资金、人员等各方面难解决的问题,前两次会议大家都表示反对。于占芬不死心,她又跑断腿走访了200户家庭,让她欣喜的是,其中有71.4%的家庭表示支持。终于在第三次支委会上,大家被于占芬的执着感动了,大家统一了意见:办!再难也要办!怕难不是共产党员!

于是,没有钱,支部7个人凑了一万八先置办了家伙什;没有厨师,于占芬“厚着脸皮”三顾茅庐去请;没有场地,支委说服老友“占用”了他家的地盘;还有买菜、洗菜、切菜、刷碗、送餐……等活计,于占芬和支委们用尽各种办法拉起了一支平均年龄65岁的志愿者队伍,办起了“壹家厨房”:意指发动社区的群众为弱势的老人服务,大家互帮互助,就像是“壹”家人。

于占芬做这些事不是没遭过白眼,刚开始规劝养狗居民不要让狗随地大小便的时候,于占芬就曾被认为多管闲事挨过骂;刚开始办“壹家厨房”的时候,也有人泼冷水:“这纯粹找事!最多三个月就得关门”。对这些,于占芬不以为意,她坚信,不理解是暂时的,作为党员,就得走在前面,哪怕迎面飞来的是刀子,也不能退缩。

事实证明,于占芬是对的。当初不理解的,后来主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壹家厨房”已经办了两年多,服务了100多位高龄老人,不断有老人子女过来表示感谢;红色先锋老干部志愿服务队从1个陆续发展到了17个,涵盖了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而志愿者队伍,也从最初的47人发展到了如今的1500人。志愿服务在于占芬的影响下,已经成为了社区文化的一部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一位到一群

于占芬本是一位很普通的老党员,但不普通的是,她把党员的身份看得比谁都重。每次出门,她都会认真地把党徽别到衣服上,她的口头禅是“因为咱是老党员!”

老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社区老党员张景弄说,老党员就是要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服务;社区老党员都基言说,老党员就是顶着再大的压力,也得走在前面,以身作则;社区群众说,老党员就是我们社区于书记他们那个样,我们信任他们;“彩虹安全维修服务社”负责人朱桂娟说:“以前我不觉得党员和群众有啥区别,但是从我们社区老党员身上,我确实看到了不一样,老党员觉悟高、有智慧、有号召力,他们是真正为百姓做实事、好事。在他们的影响下,62岁那年,我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现在我也是一名光荣的党员了。”

在大海阳社区,像朱桂娟一样被老党员们影响入党的人可不少,光“壹家厨房”就有五名志愿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中很多人对党的认识并不深入,但他们都怀着一个朴素的信仰:党员好,党员光荣,党员为民办事。

于占芬说,当社区的群众看见她,微笑着为她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当一把年纪的志愿者有些不好意思地问她自己能不能申请入党的时候,她知道 “老党员”这三个字立起来了。

一位老党员的力量能有多大?她可以带领17支队伍为民服务;她可以影响1500人参与志愿者组织;她可以让一个社区变得有温度;她可以如一盏灯照亮人心,让“老党员”三个字闪耀出熠熠光辉。

采访归来,记者经常想,如果每个老党员都如于占芬一般,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会怎样?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