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新村街道党工委根据区委开展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的要求,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在坚持离退休干部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路径,实现对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学习活动、发挥作用、关心照顾方面的全覆盖,确保离退休干部党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流动不流失。 加强方案谋划,建立服务网络 长风新村街道共有离退休党员4869人,街道党工委十分珍惜这些宝贵的老同志资源,坚持开放融合的理念,按照市委、区委老干部局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一是学习领会试点工作要求 通过学习讨论,街道党工委认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要做到“党员在哪里,党建工作的重点就在哪里”。离退休干部是社区党员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同志在社区找到党的组织,得到组织的关怀教育,在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党组织对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全覆盖,是开展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的主要内容。 二是制定试点工作方案 按照试点工作的要求,街道党工委把离退休党建试点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责任制目标考核,与街道党建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同时制定了《长风新村街道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方案》,配强支部班子,明确职责制度,坚持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确保试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党建服务网络 根据目标任务要求,街道党工委结合长风实际,建立了“1+3+28”党建服务三级网络,即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主干,以3个片区党群服务站为支撑,以28个居民区党群服务点为基础,推进社区“普老汇”党建工作阵地全覆盖。离退休老同志可就近到各站点参加组织生活和开展学习活动,切实增强老同志对社区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夯实组织基础,重视思想引领 街道党工委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创新党的组织设置,加强党员思想引领,将老党员凝聚起来,筑牢组织和思想根基。 一是在创新组织设置 按照“趣缘 业缘 地缘”要求,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在居民区老干部学习活动小组、老年兴趣组队、老年志愿团队等中,探索建立“功能型”党组织20个,实现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全覆盖,老同志在组织关系不变的情况下能就近参加党组织活动,做到“有党员,就有组织;有组织,就有活动;有活动,就有成效”。 二是加强思想引领 街道党工委加强对老干部中心组的指导,定期组织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了解形势大局和区委、街道工作重点;探索打造“普老·桑榆讲坛”“普老·微公益”等平台,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加强各居民区党小组建设,搭建“亮明身份、建言献策、创先争优”三合一的党员教育平台。 发挥政治优势,打造党建品牌 街道党工委非常重视引导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让离退休干部党建品牌在社区发光闪亮。 一是建立“普老·桑榆讲坛”。以长风老干部宣教平台为载体,引导老同志在践行核心价值观、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优势专长、贡献智慧力量。如:围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庆七一,畅谈初心,发挥余热”“点赞新变化、喜迎进博会”“畅谈改革开放40周年”等主题,在社区、学校及“两新”组织学习会等场合开展96次宣讲活动,受众4200人次。 二是参与社区建设。街道党工委重视引导发挥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为街道和居民区建设发展出谋划策。退休处级干部陈文钦主动参与市委一号课题的讨论,他撰写的“创新社区治理”“发挥企业党员作用”等文章被评为“市百篇市民好建议”,受到市委表彰。 引导离退休干部加入“同心家园”理事会、居民区业主委员会、社区建设顾问组等社区自治团队,助力街道、社区发展建设,涌现如:清水湾居民区“脚步丈量”工作法、社区群众自治“加减乘除”工作法、长四一委居民区“小区重大问题1+1协商机制”“海鑫居民学校”“紫御共享家”等一批社区自治品牌。 三是引领文化养老。街道党工委依托老干部、老年合唱团、书法组等功能型党组织,通过作品展示、文艺汇演等形式,展示老同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挖掘老干部奉献社区、服务群众的鲜活事迹,展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光辉形象,营造“学先进、比贡献”的氛围,引领了社区文化养老的新风。 今后,长风新村街道党工委将进一步细化深化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方案,牢牢把握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积极发挥离退休干部优势作用,推动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