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淄川区老年大学关工委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老年大学的独特优势,整合资源,组织引导广大老同志利用所学所长,发挥“三大优势”,演好“三个角色”,积极参与到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具体工作中。 一、发挥政治优势,系牢人生“风纪扣” 老年大学关工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核心工作,充分发挥“五老”政治立场坚定,资历深、阅历广、威望高、经验丰富的独特优势,在青少年中多形式的开展主旋律教育活动。自2015年起,以大学关工委成员为主成立“红色基因老干部巡回堂”,组织“五老”志愿者作为红色使者以讲故事的形式,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了讲述国史党史、讲述传统习俗、讲述当地革命史、讲述模范人物等内容丰富的红色宣讲活动。同时抓住青少年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利用节假日、寒暑假期间,适时组织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如清明节期间带领青少年学生到烈士陵园等地缅怀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七一、国庆节期间,到太河惨案、马鞍山战役纪念馆等地为中小学生讲述淄川抗战历史;在抗战七十周年组织参与老少同走长征路;在学雷锋日组织中小学生进行报纸义卖捐助失学儿童等各类主题活动,教育青少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通过活动开展,为培育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发挥资源优势,编好传承“中国结”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长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淄川区老年大学关工委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积极发挥老年学员自身特长优势,以老年同乐的形式,开展老少同乐庆重阳书画展、老少同乐庆六一文艺演出、迎端午诗词吟诵大会等活动。依托“红色基因老干部巡回讲堂”举办子弟规、三字经等经典国学知识讲座以及国画、诗词、京剧、二胡等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同时联合教体局、老年协会等共同开展了“夕阳抱春”公益活动,将聊斋俚曲、诗词、二胡、葫芦丝等传统文化送进课堂,先后在区实验小学、岭子镇西山小学建立聊斋俚曲教学基地,在峨庄中心校成立诗词联谊会,因地制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用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成长之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发挥情感优势,撑起爱心“保护伞” “五老”同志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十分关注,老年大学关工发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五老护苗之心,积极为他们创造关心教育下一代尽义务、献余热的环境。鼓励五老担任社区“四点半”课堂辅导员,给社区的孩子们指导作业,推荐传统文化读本,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加强对困难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一方面开展关爱行动,每年由校关工委牵头,组织全校学员捐款,慰问特教中心、求助困难学生,帮扶山区学生。一方面与学校、社区同频共振开展好关爱工作。配合学校开展好家长课堂,培训内容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理念及国家对留守儿童的救助政策等,使更多的家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培育孩子、教育孩子。经常性地与社区开展有意义的“大手拉小手·老少同乐”活动,融洽老人与孩子们的关系和亲情,如清明节期间开展了绣红旗、唱红歌、学党史、颂党恩活动,端午节期间开展了“大手拉小手 欢乐过端午”活动,以及老少同乐学党史、过佳节、书画展、广场舞表演等活动10余次,在各社区营造出了“老少同乐”的和谐氛围,努力做到互连互通,资源共享,有力地推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健康发展。(王晓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