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干部党员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财富和宝贵资源,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35个居民区现有离退休党员5520人,街道党工委十分珍惜这些宝贵资源,重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在开展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中,加强组织领导,聚焦精准发力,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的工作视野,不断提升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明确责任目标,强引领重实效,齐心共筑“聚合力” 为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要求,加强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街道党工委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确保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有力有序,真正取得实效。 健全体系保落实 街道党工委强化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在班子分工中,明确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形成以“党工委为龙头、党建部门为中枢、各级基层党组织为根基”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格局。 认真履职抓落实 在每季度召开的街道党建工作专题调研会上,党工委书记和分管副书记听取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汇报,研究工作推进情况并提出工作要求,在日常书记办公会、科室每周工作会议中对近期工作进行部署,确保有力推进,工作落实到位。 细化目标促落实 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涵盖组织设置、教育管理、学习活动、发挥作用、党内关怀、阵地建设、经费保障等内容,把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居民区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履行基层党建责任刚性指标。 注重组织建设,抓基础强核心,夯实基层“组织力” 街道党工委坚持面上统筹引领、片上优化升级、点上对接延伸,形成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教育管理服务模式,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组织力。 坚持面上统筹引领,确保规范引导 将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党建工作逐步纳入社区基层党建工作范畴,与街道党建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指导。修订《离退休党支部工作制度》《党员“双报到”制度》《功能型党组织工作制度》等党建制度,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从“关系凝聚”向“制度凝聚”提升。 坚持片上优化升级,确保统筹互动 一方面依托社区党群服务站点、文化活动中心、志愿者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形成辐射和集聚效应,围绕“唱响主旋律”“引领主旋律”“传承主旋律”“播种主旋律”等不同主题开展富有特色的正能量活动。另一方面推行“支部联建、片区联动”计划,各离退休党组织根据地域相邻、兴趣相近的原则开展联合学习活动,资源共享,互促互进。 坚持点上对接延伸,确保活动有效 各居民区党组织作为与老同志们近距离接触的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好老干部活动点、老年活动室、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场所,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员有效嵌入各类社区团队,为离退休干部党员提供“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发挥作用”的平台。 汇聚调配资源,重品质打品牌,激发“老普”“能动力” 街道党工委始终秉持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坚持凝聚力量,打响品牌,将组织的资源、优势和活力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合力、动力和实力。 创新分类设置 按照“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参加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建立功能型党组织。将22个功能型党组织分为理论学习型、文体活动型、公益事业型、志愿服务型等,以个性特色为纽带把离退休干部组织在一起,实现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与发挥作用的有机统一。 拓展活动阵地 作为离退休干部党建实体化运作的一部分,街道已在东新、宜昌片区党群服务中心挂牌设立“普老汇”党建工作阵地分站,胶州、新会片区“普老汇”党建工作阵地分站建设也将按计划有序推进。 深化品牌载体 挖掘特色团队,选树优秀典型,对“领誓人工作室”“老干部合唱班”“老兵讲坛”等经过长期培育和实体运作的品牌项目,把实用、管用,成熟、成型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提炼总结,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功能型党组织示范点。 加强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是全面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必然要求,是大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也是组织引导老同志为普陀高质量发展增添正能量的有效途径。长寿路街道将紧扣“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推动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为普陀“三区”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组织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