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教四十余年,先后担任过两所初中学校的校长,曾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明星校长、潍坊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潍坊市优秀校长、高密市劳动模范、高密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获“教育创业奖”等诸多荣誉称号,被教育界的同行们亲切地称为“赵老”;他,退休不退志,乐于担当,奉献余热,至今在高密五老志愿者队伍中仍经常见到他清癯健朗的身影,先后被高密市看守所、高密市检察院、高密市法院等单位聘为心理辅导员,被高密市古城中学、夏庄中学、发达补习学校、高密市技师学院聘为心理辅导教师,先后被评为高密市维稳工作先进个人、凤城和谐使者、优秀“五老”志愿者。他就是赵升明,一个在高密市享有崇高声誉和威望的老教育工作者。 心怀梦想不懈追求 赵升明从教四十余年退休后,本应赋闲在家,享受晚年人生,但他肩不卸任,脑不放松,肩担青少年教育、憧憬祖国的未来, 终生从事青少年工作是他一生的梦想和追求。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赵升明常常遇到一些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苦口婆心地说教,效果并不明显。他为此感到非常苦恼。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升明接触了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这让他眼前一亮: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是不是能帮助孩子们纠正偏离常态的行为?从此,他对这个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忙里偷闲地看书、做笔记。他说那一阶段,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积累知识的纸片,手机上下载着远程讲座。坐车时、工作间隙,就瞥上几眼,听上几句。 赵升明于2004年报考了华夏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学习,接受心理咨询师课程培训。2005年参加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 他说:“有了心理咨询师资格以后,我信心满满地想为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解除痛苦,打开心结,认为会‘话’到‘病’除。现在看来,当时的想法太天真,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当我主动与人家交流,试图帮他们解除心理问题的时候,孩子们的不配合,我感觉到是那么无能为力”。 但是赵升明并没有灰心和气馁,他凭着倾情奉献青少年事业的执着,坚持不懈地在心理咨询方面不断进行着摸索和尝试。同时,他又陆续参加了催眠培训、家族系统排列、精神分析、认知培训、行为培训、亲子关系培训、心理危机干预培训、NLP治疗技术等培训班,系统学习心理治疗技术。他在外出培训的同时,还系统地自学了森田疗法、心理咨询师成长探秘、团体辅导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不间断地学习和实践,赵升明终于熟练掌握了观察、理解、学习、判断、表达、人际沟通等学科的知识与临床心理咨询技能,并在具体的咨询过程中较好地实现了灵活施展自我控制、自我心理平衡、交往控制,轻松自如地驾驭了心理咨询师这个“科学+艺术”的职业,在五老志愿者岗位上,为青少年开展心理辅导服务。 坚持梦想奉献余热 赵升明2009年退居二线以后,经自己主动要求、组织批准,来到高密市第四中学心理辅导中心任心理教师,兼任高密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同年,他被高密市关工委聘请为五老志愿者。从此,赵升明更忙了,比在一线工作时不知要忙多少倍,但他却乐此不疲。 在高密四中的老师和学生眼里,赵升明虽然德高望重,但丝毫不摆“老资格”的架子。和别的专职心理老师一样,很勤勉,很敬业,默默耕耘,在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研讨学习等各个方面,一点都不逊于年轻人。赵升明从来到高密四中到现在,共开展心理辅导案例6238件。经过他辅导的学生的问题都能一针见血、药到病除。在团体辅导方面,几年来他先后开展了《认识自我、规划未来》《你好,爱情》《新生活、新起点》《中学生压力与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等课程,凡是接受过他辅导的学生都感觉获益匪浅。在赵升明和其他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高密市第四中学的心理辅导早已经实现常规化,并且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潍坊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潍坊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示范性辅导室。 聋哑青少年在情感稳定性方面发展较慢,情绪不稳,容易变化,破涕为笑,转怒为喜的情况比较多见,同时,他们的情感也缺少含蓄性,很容易流露于外,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遇到不满意的事,就垂头丧气或大发雷霆。在赵升明看来,这些性格特征不是先天性的,主要是因缺少交往手段,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需求得不到满足,并且他们也难以理解周围人们的思想,常常产生误会,才容易和周围的人发生冲突。赵升明对聋哑青少年表示深切的理解和充分的宽容,2010年主动要求参加了高密市关工委、团市委在高密特教学校举办的《敞开心扉、认识自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从此后,高密市特殊教育学校也成了他开展“义务”教育、奉献余热的主阵地之一。 为了做好心理知识的普及工作,赵升明利用兼任高密市心理学会秘书长的优势,创办了内部刊物《凤城心理》,开辟了名家论坛、教儿育女、婚姻家庭、感悟人生、临床一线、工作交流、自杀与危机干预、心理咨询案例、心理测量等栏目,目前已经出刊二十六期。《凤城心理》的出刊,引导和提升了公众对心理科学知识的重视、引导社会和广大家长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心,为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老有所为天地宽 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历来被看作“老大难”工作,不少人不愿做,往往不是认为社区矫正人员“冥顽不化”就是感觉自己与这些人打交道“脸上无光”。但也有很多人从“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角度出发,积极投身到这项工作中,赵升明就是其中之一。赵升明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当上了“心理咨询进社区”的志愿者,2009年以来,先后到夏庄镇官庄社区、东北乡文化发展区、朝阳街道、醴泉街道、柏城镇、开发区娘娘庙社区,开展“情绪管理”的心理辅导报告40余场次,使矫正人员认识到情绪是可以进行有效管理的。赵升明还与其他五老志愿者一起,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努力从生活、工作、学习等多方面对社区矫正对象给予关怀,有效地提高了矫正效果,在他们的帮助下,一批又一批的社区矫正人员通过对情绪的有效管理,建立起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智模式,重新进行人生定位,主动服从管理,回归了正常社会生活。比社区矫正人员教育转化工作更难的是为在押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对此,赵升明不仅没有畏难退缩,而且迎难而上,他积极响应市关工委的号召,主动与高密看守所联系,定期不定期地前去为在押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重燃对未来的希望。高密看守所对赵升明等五老志愿者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他们为提高管教质量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 赵升明在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的同时,多次参加公益性心理救助活动以及婚姻调解工作,为在校舍坍塌事件,接送学生车辆倾覆事件,恶性犯罪案中受到惊吓的少年儿童进行心理援助,帮助受到惊吓的学生消除恐惧心理,回归正常生活,使频临离散的家庭破镜重圆。从2017年12月28日开始担任婚恋家庭调解志愿者以来,共参与调解70多对夫妻,在维护家庭和谐稳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今年2月19日,他接到检察院求助电话,一名11岁少女受到继父强奸蜷缩在家,不敢见人。赵升明接到求助电话后,自己驱车赶到受害人家里做心理危机干预,通过脱敏治疗,为女孩消除了恐惧反应,重新振作起来,返回学校上学。 今年1月25日,赵升明突发冠心病住进了医院,因冠脉狭窄做了支架手术,2月1日出院,医生叮嘱需静养一个月。但出院后的第二天,是他到婚恋家庭辅导中心辅导的日子,当时是腊月28了,大家都在忙年,找人替班觉得不合适,于是,他让孩子把他送到辅导中心后,立刻进入工作状态。一上午,为四对前来办理离婚的夫妻进行了辅导调解,有三对和好。赵升明说:“中国人十分重视春节这个合家团圆的传统节日,我看到他们摒弃前嫌,微笑着牵手走出婚调室的背影,想象着他们的父母、孩子看到他们和好如初,大家团团圆圆过年的景象,忘记了自己是个需要休息的人,换来的是内心满满的充实与深深的幸福感,这是一份多么有成就感的事业,成就了他人,快乐了自己。” 与赵升明交流,他说虽然加入五老志愿者队伍才1多年了,电脑开展志愿活动得有十多年了,深深感受到志愿者服务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成长。“志愿者不是单纯的奉献,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本人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历练自己,只要时刻能够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我就是那个幸福的人。”赵升明淡然自若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