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继承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离退休干部局组织开展“老干部讲传统”活动。正局级离休干部于永平同志以“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国家发展改革委砥砺奋进的67年”为题,为党员干部讲党课,讲述发展改革故事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光荣传统及优良作风,局党委书记、局长胡继申同志主持活动。 今年已92岁高龄,拥有70年党龄的于永平同志1948年参加革命,1952年国家计委组建时即到委工作。在委工作40年,曾任委老领导宋平同志的秘书,委人事局副局长、离退休干部局局长等职。他结合自己在计委工作的亲身经历,以讲故事的形式回忆了一代代发改人工作的点点滴滴,归纳总结了发改委67年来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突出讲述了历任委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讲政治讲大局的政治品格,一心为公、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价值追求。 一是讲政治。67年来,发改人始终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努力完成党中央、国务院(政务院)交办的每一项任务,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殚精竭虑,夙夜在公。 二是讲大局。建国之初,百业待兴。委领导反复强调:计委要处处作表率,机关建设哪怕节省一分钱也好。如委领导同志出差按规定可以坐软卧,但从来都是坐硬卧。再如设计好的计委大楼也由“大屋顶”改成了平顶,尽力为国家节省每一分钱等。 三是讲敬业。计委成立之初,干部职工住房以租用民宅为主,宿舍分散在北京的四面八方,住房条件艰苦,交通十分不便,但大家都毫无怨言,一心只扑在工作上。 四是讲奉献。计委大楼被周围群众称为“水晶宫”,每到夜晚灯火辉煌,许多人都自觉加班加点。当时计算都是靠算盘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核算,文字材料只能手写、复写,通宵加班是常态。 五是艰苦奋斗。委领导每到地方考察调研,心里始终装着基层的干部群众,决不搞特殊化,如在困难时期,带头吃窝头,把馒头留给群众;地方接待标准是“四菜一汤”,被委领导要求改成了“两菜一汤”。点点滴滴践行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六是廉洁奉公。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计委任务重、责任大,当然权力也很大(与政务院并列),负责全国的经济规划调控。但老计委人重品行,讲党性,守纪律,不拿群众一分钱,只为群众做服务。 于永平同志说,在这样一个机关工作一生是非常自豪、非常荣幸的事情,相信在委党组的领导下,新时代发改人会继续传承我委的好传统、好作风,为国家发展改革事业贡献力量。 胡继申同志带头谈体会,他表示,于永平同志的党课报告内容生动、思想深刻、语重心长、言近旨远,让我们深受启发、深受教育,全局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并传承发扬我委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一是坚定不移讲政治。讲政治是根植于我委的红色基因,我们一定要传承好弘扬好这一优良传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委党组决策部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 二是持之以恒谋服务。老一代发改人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者、推进者和实践者,在发展改革工作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老干部工作者,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和陈希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以前人为榜样,以感恩的心态,用心用情做好本职工作,为这些给发展改革事业做出贡献的老一辈发改人服好务,增强他们晚年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三是求真务实抓作风。我委一直传承着求真务实、谦虚谨慎、敬业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和谐的优良作风,正是这种优良作风支撑着一代一代的发改人高质量履行职责,为党中央、国务院当好参谋助手,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改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全局同志一定要增强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传承好这种优良作风,千方百计为老同志解难事办实事求实效,让老同志安心、舒心、暖心。 四是自我净化促廉政。老一代发改人严于律己,廉洁从政,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是我们推动发展、做好工作的支撑和保障。全局同志要主动自我净化,将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自身建设中,严守廉洁自律的各项制度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四风”,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中、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弘扬和传承发改委优良传统作风,在工作生活中树立良好形象,无愧于“发改人”的光荣称谓,做新时代合格的共产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