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老年大学以网络招生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互联网+老年大学”工作,采取信息化手段,缓解老年大学供需矛盾,加强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研究,取得实效。云南老年大学的实践,体现出“五化”特点,为云南离退休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开发定制化,信息系统更加完善 针对学校人员少、学员多,名额少、需求大的情况,云南老年大学突出问题导向,科学提出工作需求,从2017年开始,建设“互联网+老年大学”工作平台,经过不断优化升级,实现远程报名、远程缴费、请销假、打考勤、购买教材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建成内容涵盖招生管理、学员管理、教师管理、教室管理、学校管理、评价管理、统计分析、校训分析八个体系的云南老年大学教学管理服务系统。信息化工作平台不仅能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而且能根据以后的标准和需要不断更新和丰富管理服务模块,真正实现为老年大学、老年教育服务的“定制化”。 报名网络化,入学登记更加便捷 云南老年大学学位供需矛盾尖锐。过去每到报名的日子,凌晨四五点就有老同志到现场排队,既影响老同志休息,又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实施“线上招生”后,不仅化解现场招生的压力,消除安全隐患,还以“移动端”的形式打破了空间限制。即使身在异国他乡,只要手机在手,具有网络通讯信号就可实现远程查看通知、报名、缴费等老年大学入学“网络化”一站式服务。 管理自动化,教学管理更加科学 针对工作人员少、教学班多的实际,在两个校区两个教室布置监控系统(可视化系统),一方面为学校管理提供可视化、信息化监管,节约巡视人力;另一方面为视频资源储备、远程视频直播、网络老年大学建设等进行基础硬件配套配置提供基础,还为校际远程交流、远程视频教学、远程游学课程提供可能性。实施网络招生后,无需进行繁琐的纸质登记、整理,通过后台可直接将学员信息生成表格导出,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分析实时化,教学研究更加准确 全面实时把握报名数据以及学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等个人基本资料,分析学校最热门或最冷门的专业和班级,为教学研究、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服务学员提供数据支持。如,通过对第33届学员总体数据的分析研究,并在征求意见、收集资料、引导疏通的基础上,学校对第34届的系别和专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设置和修改,取消1个专业,增设5个专业。调整后,学校现有9个系,在课程设置上切实体现了以学员需求为中心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