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2018年以来,北京市委老干部局深入落实这一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全市老同志在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服务基层党建、和谐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献智出力。 北京市委老干部局组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 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每月8号是党员活动日,单月8号所有的老党员都要到活动室学习”,支部书记李进才所在的北京市密云区城管委越来越重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2017年以来,密云区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纳入全区试点范围,区委老干部局把握契机,细化了班子建设、队伍管理、组织生活、基础保障和党支部发挥作用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形成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采取了调整、充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实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支部开展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推进支部工作全程留痕等系列措施,推进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更加规范。 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北京市现有离退休干部党组织3400多个,离退休干部党员 22.8万人,是首都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市委老干部局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作为提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力的重要抓手,狠抓全市领导责任制度体系建设,把党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大盘子,每年进行自查和全市性督查,推进老干部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完成,逐步做到党建工作与在职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狠抓“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把党建工作的基本形态健全起来,通过文件规定、讲话强调、年度检查和展览展示、表彰激励、典型引路等方式,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支部书记讲党课、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党员评议等方式,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两学一做”融入“三会一课”,确保每名离退休干部都在党组织管理之中,努力实现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学习活动有场地、每月有相对固定的集中党日,严格督促落实“三会一课”、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确保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相关经费保障有力、使用高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尤为重要。2018年,市委老干部局举办12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并将支部委员纳入培训范围。培训内容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并邀请相关工作部门领导为老同志们进行情况通报,让支部书记更加全面深入理解全市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从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我来参加培训的主要目标,就是想知道,回去之后今年我带着大家伙儿应该怎么学、怎么干”,一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道出心声。“下面从六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如何针对我们党支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创新实践……”市委老干部局开展的党务工作培训课,是老同志们认为又解渴又具实际指导意义的一课。 为了让支部带头人既懂政策又能务实,近年来,市委老干部局狠抓党支部书记和党员教育,把党建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充分利用老干部党校、老干部大学、活动中心等学习活动阵地开展工作,大规模开展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依托市老干部党校,每三年对全市3000多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轮训一遍,并逐步向副书记和委员拓展。 支部书记学会了,也得让老同志入脑入心。“幸好有王书记的‘每月一讲’,让我多了解当前形势,不然在小区和年轻人聊天我都接不上话”。话里的“王书记”是建国门街道离退休党支部书记王思进,为了将支部学习这项“常规动作”做出新意,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需要学习的内容传达给老同志,王思进费了不少脑筋、做了多种尝试,“每月一讲”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需要学习的内容传达给老同志,王思进积极参加报告会、培训班等活动,认真记录、删减归纳,整理成40 分钟左右的学习材料讲给老干部们听,“每月一讲”受到老同志的热烈欢迎。 北京市委老干部局还组织支部书记参加重要会议、重要活动,掌握中央、市委关于老干部工作的相关要求。发放政策理论学习资料,形势报告会、情况通报会视频光盘,辅助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开展支部学习教育活动。去年,市委老干部局还创新出台政策,为基层党组织中担任书记、副书记、委员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放工作补贴。 离退休干部后海小镇临时党支部组织活动 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实践 “海南临时党支部,是我们这些退休老党员在海南的一个家。大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党支部的每次活动,党支部的正能量也感染了当地、甚至外省的老党员们,大家纷纷为我们传递正能量的故事点赞。”王春兰高兴地说。2016年,北京市丰台区针对一些离退休干部每年冬天暂时离开原单位党组织移居海南过冬、无法参加正常组织生活的实际,在离退休干部居住相对集中的海南省澄迈县后海小镇建立临时党支部,成为丰台区首个千里之外的“候鸟式”临时党支部。王春兰作为支部书记,带领22名党员先后组织13次活动。丰台区委老干部局通过互联网和微信指导党建工作,以邮寄方式提供日常学习资料。后海小镇临时党支部为临时党组织设置提供了实践经验。 近年来,针对离退休干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实际,按照“一方隶属、多方管理”的原则,北京市积极探索在离退休干部居住地、兴趣爱好团队、社团组织和学习活动场所建立基层党组织。通州区建立起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互助小组、兴趣小组“三位一体”的学习、生活管理体系,将组织生活、困难帮扶、兴趣爱好、发挥作用融为一体。 同时,依托互联网创新党员学习教育方式,打通老干部教育管理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将每一名离退休干部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中,实现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北京市委老干部局开办市离退休干部网络学习中心,全天候提供政治理论、党的建设、经济形势等视频学习辅导报告,每月至少更新10个视频,充分满足离退休干部个性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西城区规范推广“微+”党建,制作发放《党建“微+”模式操作指南》,鼓励规范离退休干部使用微信平台交流感情,获取信息,学习新知,有效解决了老同志因居住分散、身体不便、异地养老等因素带来的不便参加集中活动的客观难题,提高了党组织生活的参与率。门头沟区在公众号开设“5分钟微课堂”,上门为有需求的老同志手把手教授网络学习的操作方法,及时为他们推送学习资料、老党员先锋模范事迹。北汽集团针对离休干部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难的问题,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组织生活方式方法上进行有益探索,运用互联网远程视频连线技术,召开北汽集团总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全体委员会。委员们足不出户,通过视频连线互动交流。 在石景山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中,各街道社区党组织纷纷成立以老干部、老党员为骨干的“老街坊”文明劝导队。老同志们用真情敲开邻居的门,针对社区内的违法建设进行信访疏导、矛盾调解、劝拆自拆,助力“无违法建设社区”创建活动。目前,全区已经成立了1100多支“老街坊”文明劝导队、安全隐患防消队等群众组织,参与全市“街巷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解决身边群众的难事。老党员先锋队的黄胸牌、红袖章、蓝队服也成为了区域志愿服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西城区积极引导老干部参加社区议事,参与社区重大事项决策,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实现服务管理与社区党建的良性互动。借助街道“党建讲习所”平台,邀请离退休党员担任讲解志愿者,以自身经历为地区党员讲党课。顺义区组织老同志全程参与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担任社区选举领导小组(委员会)成员、总监票人等,积极参与宣传引导和化解矛盾等工作。“潮白星火护河队”的老同志们定期开展和谐规劝、宣传法规、监督举报等志愿服务活动,在贯彻落实“河长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门头沟永定河文化研究会的老同志对永定河文化进行研究、挖掘、整理、传承,累计出版研究专集、文集、丛书等120多套(种),为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和文化传承殚精竭虑。延庆区老干部文化艺术服务联合会的老党员们,用影像资料记录延庆即将消失的村落和现有村落,留住弥足珍贵的区域资料,为举办2019世园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贡献力量。 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基层党建到解决群众身边困难,全市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为推动首都发展提供更多老干部智慧。通过实践形成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老干部经验”。 通州区老干部宣讲团进行巡回宣讲 发挥骨干队伍凝聚带动作用 李杜是北京市通州区的一名离休干部,也是通州区“炫夕阳”老干部宣讲团的成员。尽管已经89岁高龄,但是他仍然活跃在通州宣讲台上,以“二百零八个请您轻手关楼门”“只要我在就不能有空岗”以及“亲,我陪你一起等红灯”等一段段接地气的宣讲故事被群众所熟知。李杜所在的“炫夕阳”老干部宣讲团共有20名成员,他们用平实的语言讲述正能量故事和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入社区群众身边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巡回宣讲,让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聚集在先锋队队旗下和宣讲团中,老同志的心更齐、劲更足。为此,市委老干部局持续推进老党员先锋队、老干部宣讲团等团队建设,为老同志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目前,北京市已经建立1584支老党员先锋队,吸纳成员4.5万人,形成了政法系统金色夕阳法律志愿服务队、东城区老干部读书会、西城区老干部思想政治研究会、朝阳区叶如陵“爱心小屋”工作室、海淀区老干部理论学习中心组等一批发挥作用的品牌,与136个老干部宣讲团的近900名宣讲员,在安保维稳的第一线、化解矛盾的最基层、邻里互助的最前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 此外,去年全市1500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非公经济组织党建指导员,走访企业19524个、帮助企业建立党组织206个、发展党员234人、为企业及职工解决实际困难1356件、开展各类党群团互动活动2740次,推动党的政策进企业、政府服务进企业,为推动非公领域党建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老党员们还“组团”“参团”,凝聚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行动。怀柔区老党员以社区老党员先锋队为依托,创建各类发挥作用的团队82个,形成优秀品牌42个,如富乐北里社区“红领巾驿站”、金台园社区“窗外聊天室”、商业街社区义务法律咨询角等,在社区建言献策、调解邻里纠纷、法律咨询、小区环境整治、关心青少年成长和家庭家风建设等多方面贡献才智。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在辖区内19个社区推广“窗帘约定·坊间守望”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在党员干部带领下,120多对居民自愿结成帮扶对子,以窗帘开关为约定,精准提供买菜、抓药、送餐、理发等各种日常生活服务和照料。通州区西营社区老党员义务疏导队工作日中午、晚上按时到岗执勤,护送学生安全过马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马路上的“护花使者”。大兴区林校路街道探索创新“一片五格十点”小巷管家工作模式,即1名社区工作人员负责一片、5名离退休干部包“格”、10名在职党员包“点”,组成“小巷管家”队伍,带动辖区1006名老同志投身到“小巷管家”工作中。东城区钟鼓社区“家和万事兴”群众调解之家,立足社区服务社区居民,在调解邻里矛盾、化解纠纷、促进社区邻里和谐建设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2018年以来,市委老干部局结合党内主题教育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以“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老党员先锋队在行动”品牌创建,努力在不同领域打造各具特色的发挥作用品牌,开展“助力三件大事”专项活动,指导基层单位主动对接相关单位融入老干部力量,量身定制工作任务和平台载体,引导老同志参与到各项大事件中。老党员老干部活跃在全市各级各类团队组织中,发挥着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把基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带动群众共建共治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