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山东省医保局将要出“大招”

2019-3-22 22:42|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446| 评论: 0|来自: 人民网

摘要: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按民政部门19%的测算比例,2017年全国失能人员达到4579万人,2050年将达到9 ...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按民政部门19%的测算比例,2017年全国失能人员达到4579万人,2050年将达到9253万人,迫切需要覆盖全国的长期护理保险给予制度支撑,化解社会风险。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医保局副局长仇冰玉表示,整体来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公众对其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制约制度发展的问题还要尽快解决。

化解“老问题”,催生新动能

仇冰玉表示,创新建立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一是补齐了护理保障民生短板,既避免了失能人员长期住院治疗产生高额医疗费用,也解决了家属不懂医疗、护理不到位的问题,减轻了家属的精神压力和事务性负担。二是提高了失能人员人文关怀水平,通过长期护理、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等服务,延缓失能失智,让更多老人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三是促进了医疗和养老产业结构调整。用长期护理保险资金支付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费用,医疗机构拓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增加医疗功能,走医养结合发展的路子,既培育了新动能,又扩大了就业岗位。

不断扩大试点,但也有挑战

据介绍,2014年,山东省开始有组织地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6年,我国在上海、成都、青岛等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探索为长期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总结试点成效的基础上,2017年山东开始在全省试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在仇冰玉看来,长期护理保险要进一步发展,仍面临几大挑战:一是尚未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目前的资金筹集过度依赖医保基金。二是医疗护理服务能力提供不足。现有定点医护机构数量较少,专业照护人员短缺,社会力量和个人共担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度的建立和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难以将居民纳入长期护理保障的范围。三是缺乏统一的制度标准体系。地方失能评定标准和待遇服务标准多样。四是主管部门不清晰。目前的情况是,医疗保障部门负责政策制定,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服务机构和评估机构的行业管理,民政部门负责修订老年照护需求评估,财政部门负责资金保障和基金监管。虽然这些部门各有分工,但机构之间协调还不顺畅,运作成本增加。

向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倾斜

仇冰玉认为,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发展,首先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制度化的统一安排。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虽然《社会保险法》已经颁布,但是并没有失能护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面对日益复杂的老龄化问题,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长期护理保险的经验,修订《社会保险法》,增加长期护理保险的有关内容,确定覆盖范围,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明确保障原则和范围。同时,加快厘清失能评定标准等问题,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护理服务市场,开展医养护理服务机构建设。

仇冰玉说,考虑到目前医护机构不足,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的护理模式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低成本、广覆盖、服务方便等优点,不仅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而且有利于分担家庭负担、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故此,建议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向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倾斜,明确医疗护理相关服务的标准和规范,不断提高家庭护理质量和安全。

仇冰玉透露,今年山东省医保局将要出“大招”,“我们计划在全省全面推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市积极探索,将制度覆盖范围扩大到参保居民”。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