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问题: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这个道理是人人都知道的。但现在的一些领导,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只会作秀。五十年前的县、乡书记天天在村庄蹲点,穿着胶轮大车外胎做的凉鞋,和群众一起下地干活,吃住在村里,经常和干部、群众拉呱谈心。现在好,出门坐轿子、调查找干部、参观看样板、说话耍官腔、开会讲稿子。每月一次接访,还要警察林立,如临大敌。平时想找领导,比登天还难。这样下去,党员干部就不被信任了。 ——网友1640673606 谈看法: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如果平民百姓这么说,可能有的人会说这是否定社会主义,攻击党,但是这话是我们的总书记说出来的,这就使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的党有救了,老百姓的幸福有希望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将那些腐败分子清除出党! ——网友桃园愤青 述期望: 要真正走好群众路线,关键要看能不能与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少一些特权,多一些实际,能够正视和纠正我们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群众路线才能走上康庄大道。否则,会如浮云一般掠过。我们党员干部还要相信和坚信一点,我们的党有能力、有实力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 ——网友佚名 干部的以身作则,往往是无声的命令本期主讲人:崔树贞 事件背景: 这是“家”人崔树贞56年前亲眼目睹,并至今难以忘怀的一件事。直到现在,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爱提起这事儿,并拿之与当下的领导干部们比较。 故事发生在崔树贞的家乡博兴县吕艺镇崔庙村。崔庙村位于黄河下游,是引黄灌区,村前200米有一东西向支渠,由于引黄灌溉是自流灌溉,所以,支渠堤岸高出地面2米左右,水面高出地面1.5米左右。需要浇地时,只要将渠上的闸门打开,黄河水就自然顺农渠流向所要灌溉的土地里。1958年初春,小麦需要浇重要的返青水,农民日夜不停,轮班浇地,但在这关键时刻,灌渠突然决口,滚滚黄河水以很大的落差流向支脉河,大队干部立即组织社员堵塞决口,但由于物料缺乏,天气寒冷,水流湍急,均未成功。情况危急,怎么办呢?那时,全村无一部电话,只好派人跑去区委求救。 大约一小时左右,区委来了三个骑自行车的干部,为首的人们叫他“程书记”,穿一黑色棉袄,因天气寒冷,程书记腰间还扎了一根稻草绳。 程书记走到决口现场,看了一下水情和地形,问大队书记:谁是党员?谁是干部?党员和大小队干部都过来!他说,“现在上游闸门已关闭,但闸门的间隙漏水仍很大,指望靠闸门已不可能,况且现在是抗旱的关键时刻,这一决口已影响到全区几万亩小麦的灌溉。现在,是党员,是干部的跟我下去挡水,其余的用柳筐填土放在我们面前,动作要快,一鼓作气。” 说着,程书记扒掉棉袄,下身只穿一裤头和两位区干部第一个跳进了水中,党员和队干部也纷纷扒掉棉衣跳进水中,组成了三层人墙。决口的水流量立即减少,一半的水流量向下游流去,岸上的人也拼命装筐填土,很快堵住了决口。 三位区干部和大队党员干部浑身湿冷,大队书记赶紧通知三位干部到大队部升火烤衣取暖,其他人各自回家烤换衣服,但三位区干部带湿穿上棉衣,赶回区里去了。依现在的规则,留下吃顿饭总可以了吧?但那时无此习俗,区干部来了客人,都是自掏腰包,更无公吃公喝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