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针对新时代离休干部“双高期”特点,不断提升离休干部服务工作的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水平,坚持把离休干部的需求放在心上,把个性化的服务做到点上,把长效机制的建立落到实处。 坚持把琐事做细,在日常生活照顾上做到精准。“衣食住行娱购游”等日常生活琐事,是关系离休干部健康快乐的大事。充分利用智慧平台,建立信息台账,详细掌握每位离休干部学习、生活、医疗、精神等需求;坚持机关干部联系离休干部制度,每季入户、平时电话联系离休干部,确保信息沟通及时、服务保障到位。整合社会资源,开通助老热线,快捷准确解决离休干部困难;组建以社区工作人员、社会爱心人士、专业技能人才为主的志愿者队伍,为离休干部提供水电维修、保洁、理发、购物等服务。把解决实际困难与做好思想工作相结合,妥善处理离休干部信访问题,保证了群体稳定。 坚持把细活做精,在医疗护理服务上做到精准。充分发挥区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积极协调财政、卫生健康、医保及医疗机构,明确责任,增强合力,统筹下好离休干部医疗保障“一盘棋”。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势,为离休干部开展义诊服务,坚持“送医上门”“送药上门”;每年组织疗养式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因人因病设计体检方案,实施对症医护措施,增强健康体检针对性、有效性。开通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住院、预留病房床位等绿色通道,门诊给药天数按疗程增加一倍,特殊情况准许亲属代为取药。 坚持把虚功做实,在精神文化服务上做到精准。规范党内生活制度,坚持“三会一课”、情况通报等制度,开展“送学上门”及“幸福家园”主题党日活动,满足离休干部政治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区关工委、革命传统教育协会等平台,开展“不忘初心、讲好红色故事”等活动。成立老干部书画、集邮、象棋等兴趣小组,建立区老干部京剧团,成功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京剧演出,离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工作人员和社区助老员采取“一对一”方式,登门为离休干部读书读报、话家常、聊时事,排解老同志心中的孤独与寂寞,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慰藉。 坚持把好事做好,在特困帮扶上做到精准。按照“精准帮扶”理念,制定“一人一策”办法。采取资金帮扶、医药帮扶、实物帮扶等方式,对重疾、失能以及家庭、住房、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离休干部,进行重点帮扶。帮扶资金适当向破产企业离休干部倾斜,使用额度超过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