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青岛:老年人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实现“露脸即认”

2019-2-27 16:16|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502| 评论: 0|原作者: 苏万明|来自:  新华网

摘要: 新华网青岛2月25日电(记者苏万明)记者近日从青岛市人社局获悉,青岛市上线FAST认证服务体系,通过大数据和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实现老年人在任何场合被监控摄像头捕捉到脸部,就可完成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据介绍 ...

新华网青岛2月25日电(记者苏万明)记者近日从青岛市人社局获悉,青岛市上线FAST认证服务体系,通过大数据和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实现老年人在任何场合被监控摄像头捕捉到脸部,就可完成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

据介绍,FAST认证服务体系,F代表基于“互联网+”的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A代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轨迹跟踪(All-round trace tracking)、S代表基于信息共享的静默验证(Sanctified evidence verification)、T代表基于社会化服务的面复兜底(Touch & talk confirmation)。

青岛市以全市政务信息系统资源整合为契机,集成整合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多源海量数据,数据总量达到10亿多条。其中包括人社部门的全民参保登记、参保缴费、医疗结算、社保卡消费等数据;公安、民政、司法、银行、保险、电信等8个领域20多个部门的信息资源,以及社区、药店等的视频监控数据,民航、高铁、公交、出入境等数据。

依托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待遇领取人员的全方位行为轨迹分析,通过多种智能算法,挖掘待遇领取人员各种行为轨迹,主动实施跟踪认证,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实现“露脸即认”。比如,系统发现某老人经常在某个社区药店买药。当老人到时候进行资格认证了,药店监控系统再次捕捉到其脸部,系统即可自动帮其完成认证。

大数据平台还能对老人进行生存分析和健康评估,实时产生监测预警数据,实现动态化的待遇停发等业务预警。基层工作人员只需针对少量预警人员展开核实,使认证服务更精准、高效。

青岛市还提出了“递延认证法”,只要在服务期内捕捉到待遇人员可信的行为轨迹,该人员认证期限就依次往后递延。

此外,青岛市对于大数据平台无法确定待遇领取资格的到期预警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进行提醒,并优先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提供 “互联网+刷脸”居家认证服务。对于年老、重症、行动困难人员和联系不到的人员,由街镇、社区(村)工作人员实施登门服务。由此,实现多维度社会化服务兜底,力保人员全覆盖。

据介绍,目前,青岛市近200万社保待遇领取人员,绝大多数已无需主动关注是否具备领取资格,认证全程 “悄悄”完成。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