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节,家人齐聚一处时,这样的场景您熟悉吗? 一群大人围着一个孩子,“你爸妈不要你了”“你是你爸妈捡来的”,孩子被逗得哇哇大哭,大人们就笑起来:“哎哟,这小孩怎么这么较真?”...... 一群亲友指着同一个人,有的让孩子叫哥哥,有的让孩子伯伯,不随自己心意叫就不给红包。孩子手足无措地拉着妈妈的手,一个劲往后躲...... 一个亲友走到男孩身边,蹲下来问道:“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我猜你是女孩。”见孩子不理,阿姨继续逗:“你不说啊,那你就是女孩啦!”最终,孩子“哇”的一声被吓哭了,一桌子大人终于心满意足地全笑了...... 网友们给这种场景取了一个名字:中国式逗小孩。 有些传统的中国家长表示“不理解”:都是一家人,逗弄一下又有什么错。而且孩子小,不懂事,只要不涉及安全问题,不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有人反驳说,逗孩子,应该是以让孩子乐为目的的,但是“中国式逗小孩”却是本末倒置,大人逗小孩是为了取乐自己。 有专业人士表示,在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中,逗孩子要适度,要以孩子的切身感受为出发点,“中国式逗孩子”明显做不到这一点。 各位“家”人,过年期间,您“中国式逗小孩”了吗?您对“中国式逗小孩”有什么样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