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支教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景芳香的老人。景芳香今年68岁,退休前在山东电缆厂幼儿园做了三十多年的老师。景芳香是个利索人儿,个子不高,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一张嘴就能听见笑声。十多年前,景芳香退休了,但她却更忙了。 退休之后能干些啥?做做家务?看看孩子?还是聊聊家常?这些对于景芳香来说都太简单了,她做的事情说出来足够让人大吃一惊:52岁上大学,毕业写出20万字的作品;60岁辗转4000多公里去新疆支教,回来以后去青岛市图书馆当志愿者;65岁又跑去贵州守护那里的留守儿童……景芳香退休后做的事说几天也说不完,而今天我们主要来聊一聊她去贵州支教的那些事儿。 到贵州去 某天,景芳香从电视上看到了贵州留守儿童的故事,看到那些可怜的孩子,景芳香坐不住了,赶紧联系贵州的朋友:“帮我找一个最偏远的、有住校学生的学校,我要去支教。”此话一出,不但家里人担心,贵州那边的学校听说了都不理解:“你这么大年纪了,跑这么远图个啥?”景芳香却有自己的道理:“趁着能跑动就抓紧跑跑,等到跑不动了,想干点好事儿都干不了。”就这样,景芳香背起简单的行李,只身一人来到了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环宇学校。 平坝区位于贵州省中部,学校所处的位置原来是部队导弹基地,那里四面环山,天气湿冷,长时间见不到太阳,冬天的温度哪怕在零上,人穿着羽绒服也冷得发抖,一下雨,一踩一脚泥。景芳香去的时候没有职工宿舍,只能住在传达室旁边的一间小侧屋里。后来因为实在不方便,学校就给她找了一间废弃的仓库。仓库在学校的西北角上,因为从来没住过人,经常会有蛇、老鼠出没,各类虫子更多,景芳香晚上经常因为老鼠和蛇的动静不敢睡觉。有天早上,伸手去拿搭在椅子上的衣服,一掏口袋,虫子和钥匙缠到了一起。 面对这样的环境,学校很过意不去,但景老师手一挥:“没事儿,有地儿住就行。”她对家里也是报喜不报忧,觉得自己收拾得“不错”了,才答应家人来看看。结果女儿跑来一看,眼泪唰地掉了下来。“这都算不错了,那刚来的时候得什么样啊。” 就这样,在这间满是蛇虫的废弃仓库里,景芳香一住就是一年半。 “温馨小屋”的“景奶奶” 景芳香刚来的时候,当地的学生包括老师是有些怀疑的。你一个老太太,就这么一个人来了,能干点啥?又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面对这些不信任,景芳香没有解释,她只是默默地开始自己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景芳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周末挨家挨户地去家访。那是偏远的山村,通路不通车,而且学生都零零散散地住在不同的地方。怎么办?景芳香一咬牙,走着去!于是,在平坝区蜿蜒的山路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个身量不高的老人,独自一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时间一长鞋底都磨烂了。碰上大雨,伞和雨衣都挡不住,湿冷直往骨头缝里钻。但即便这样也要去,因为已经跟孩子们约定好了,若临时不去,景芳香怕孩子们失望。这一走,就是三五个小时,常常天都快黑了,景芳香还没有走回学校。 学校给留守儿童布置了一间“留守儿童之家”,景芳香觉得“留守儿童”四个字很扎眼,怕刺伤孩子们的自尊心,所以改成了“温馨小屋”。她掏出所有的退休工资,成批购买了文具、图书、象棋等等,每天都笑容满面地等着孩子们下课。学校缺水,孩子们常常嘴唇干得起皮,只能趴到水管子上乱喝一气。景老师一看,这哪行,她就掏钱去小卖部买瓶装水,等下课发给他们。但老这样也不是办法,景老师想来想去,自己跑到县城买来热水壶和杯子,每天在“温馨小屋”提前准备好热水给孩子们喝。 就这样,景芳香很快和学校的师生们打成一片,不仅老师们会经常来帮忙,学生们更是说:“景老师就像亲奶奶一样照顾着我们。” “孩子上学的钱,我来掏!” 在这138名留守儿童中,很多孩子都生活困难。景芳香每次想添件衣服的时候,一想到这些孩子还需要钱,自己就省下了,一双几十块的棉鞋常年穿着,攒下钱来给孩子们交学费、买衣服甚至翻盖房屋。 有一个小姑娘叫李雪(化名),她自幼被亲生父母弃养,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妻把她捡回了家,但养母又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去世了。养父再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带着孩子外出打工,只留下李雪跟着年迈的姥姥一起生活,一个月生活费不到五块钱。景芳香对这个命苦的小姑娘格外照顾,在她的帮助下,李雪的成绩从最初的180多分提高到了370多分,景芳香高兴得不得了,跑去给她报喜,却得知她因为没钱吃饭不得已转到离亲戚家近的学校去了。景芳香二话没说,马上赶到数十里外把人追了回来,带着她找到班主任和校长说:“这个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我来掏,钱放在你们这里,你们按时给她,让她安心上学。”李雪考高中的时候差了五分,需要交六千块钱。景芳香手里只有四千,情急之下告诉了远在山东的女儿,让她汇来两千块钱,把学费补交齐了。景芳香说:“老天爷让我碰见这些孩子,我就不可能不管。” 在景芳香看来,这里留守的孩子都很好,只是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总觉得自己以后的命运最好也不过像父母一样外出打工。怕孩子们失去对未来的憧憬,景芳香就一点一点跟他们谈心,把名人励志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不知不觉,三个学期的支教结束了,景芳香要离开这群她日日夜夜陪伴的孩子们了。 “是真的不想走,急得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最后,怕孩子们难过,也怕自己掉眼泪,景芳香是一大早悄悄走的。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只有她留给每个孩子的一盏盏宿营灯,为的是能在停电的时候也能照亮孩子们的课桌。回到家那半年,景老师一直电话不断,打给学生,打给老师,不停地询问、嘱托,她人是走了,心却和那盏灯一样,一起陪在了孩子们身边。 景芳香今年68岁,她说她的支教要干到80岁,因为她觉得“教育是她一辈子要做的工作”“即使退休了也要有价值地活着”。都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景芳香却一直皎如朝霞,在自己与他人的岁月里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