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党建 优秀党员 查看内容

潍坊市——杨佃俊

2013-7-25 20:3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950| 评论: 3

摘要: 情系水利谱华章——记潍坊市水利局退休干部杨佃俊在潍坊有这样一个对水利情有独钟的人,他几十年如一日,苦心钻研水利技术,设计建造了很多为民造福的水利工程,他察民情、体民意,写出了20多件有较高价值的提案,得 ...

情系水利谱华章

——记潍坊市水利局退休干部杨佃俊

在潍坊有这样一个对水利情有独钟的人,他几十年如一日,苦心钻研水利技术,设计建造了很多为民造福的水利工程,他察民情、体民意,写出了20多件有较高价值的提案,得到了市领导高度重视,他就是杨佃俊。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与水作斗争的人都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他们是生命的守护神。

潍坊是全国重点缺水城市之一,很多山区乡镇都严重缺水,生活在那里的农民靠天吃饭,把水看得比油还珍贵。杨佃俊到水利局工作后,了解到这种情况,就立志献身水利,要为百姓挖出清泉改变山区缺水的面貌。临朐县冶源镇栗沟村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小山村,人畜用水得不到保障,能打一眼自己的井,吃上甘甜的水,是山村人祖祖辈辈的梦想。20世纪70年代末,西德一个慈善机构负责人司伯特拔来专款二十万元,用于解决这个山村的吃水困难,但是连打了7次都打不出水来。最后,杨佃俊去了,他满山遍野不辞劳苦地勘察了三天,最后确定了井址,钻井机打下去,甘甜的清水从150米深的地下一涌而出,全村人沸腾了。群众在井边树起石碑,刻上他的名字纪念,过年时有人写了幅对联贴在门上:吃水不忘司伯特,打井全靠杨佃俊,横批是饮水思源。群众的感激之情殷殷可鉴。

目前,在电测找水工作中使用的常规方法主要有“电测深法”和“联合剖面法”。在缺水的岩石地区使用这些方法找水,打井的成功率是不高的,教科书上都解释为“旁侧影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书本上是找不到答案的,这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研究创新加以解决。杨佃俊退休后,在为城乡缺水单位找水的同时,针对上述问题,在技术方法上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多方验证。十年来已为省内外600多个缺水单位进行了电测找水,每一个单位都要测点十几个,绘制电测曲线纸1—2张。把这些曲线纸摞起来,累积高度已超过十三厘米。同时,他对这些测定的机井全部进行了电话回访,并相继研究出了可以对地下进行三维分析的一整套技术方法,能够可靠地分辨出哪是与含水层无关的“旁侧影响”,哪是与含水层有关的“垂向变化”,极大地提高了电测找水的成功率,实现了电法勘探地下水的新突破。

杨佃俊于1998年向市政协提交了一份“关于兴建‘引牟入白’工程,实现多水系联网,解决潍坊市区缺水的建议的提案立刻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并组织力量进行了反复论证和勘测设计,于2003年立项开工建设,退休后的杨佃俊又被聘请为专家顾问组组长。他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与其他专家一起,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多次深入施工现场,研究措施,调整技术方案,2007年初竣工通水并通过了工程验收。当年就向干渴的白浪河水库调水3000万方,让市区人民喝上了从沂山发源的洁净的水库水。为了推广水系联网的经验,水利部水利发展研究刊物发表了由他撰写的实现水系联网,充分利用洪水资源的文章,将这一经验向全国推广。

前几年,潍坊科灵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认识到了回灌技术对于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的重要性,于是聘用杨佃俊为首席技术顾问研究攻克这一全国性技术难题一年来,与科灵公司一起,从含水层条件、成井工艺、管路设计、回灌方式和回灌器具等方面进行探索,反复研究,终于找到了满意的解决方案,实践效果良好。

几十年来,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全市沟沟坎坎;他苦心钻研,翻烂了国内外的水利专著,辛勤的耕耘换来的是丰硕的成果。他发明创造的电测找水技术已在全省普及,主编的《电测找水》被国家、省、市分别授予科学大会奖。以他为主承担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课题,受到联合国UNDP组织专家组的好评。2009年10月25日,杨佃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优秀老科技工作者表彰大会”,并被评为“优秀老科技工作者”。

1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1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中国龙 2015-2-4 10:44
您是我们老干部的标杆和榜样,赞一个!
引用 教体局老干部 2013-12-3 14:21
是生命的守护神。
引用 rsdym 2013-8-16 22:05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与水作斗争的人都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他们是生命的守护神。

查看全部评论(3)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