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希望广大老干部珍惜光荣历史,不忘革命初心,永葆政治本色,继续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支持者和模范践行者,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然而长期以来,社会上特别是老干部群体中对于发挥作用存在两种消极认识:一种是老不应为,认为“老就老了,养老就行了”“老干部发挥作用挤占年轻人的岗位,干扰现任领导工作”,这是自闭心理的表现;另一种是老不敢为,认为“人老了,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了”,这属于典型的自卑心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开创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新局面,就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从政治建设的角度出发,牢牢抓住发挥作用这个关键,推动老干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正确认识发挥老干部作用的重要性,应着重从老干部工作发展历史,老干部身心及养老特点,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新要求等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从老干部工作近40年的发展实践来看,发挥作用始终是一项重要任务。1978—1984年的初始阶段,党中央赋予老干部的职能主要在政治和精神文明领域。主要任务是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在职干部发挥传帮带作用,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85—1991年的深化发展阶段,党中央赋予老干部的职能主要是更广泛地参与经济活动。主要特点是老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作用政策更灵活、更多样,并且提出“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概念。1992—2000年的全面发展阶段,党中央赋予老干部全面助推改革开放的职能。主要特点是提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的要求。2001—2017年,与时俱进的发展阶段。发挥作用的特点是全方位、宽领域,虽有行政化不良倾向,但发挥作用的导向始终没有变。2018年以来,新的发展时期。党中央明确提出“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作用定位。 从老干部的身心和养老特点来看,发挥作用也是老干部自身的重要需求。老干部的主要使命是养老,而养老又有积极养老和消极养老之分。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宝煦夫人、96岁的陈司寇老师就是积极养老的典型代表,她认为,人在70岁以后是很难过的,一是因为病痛,二是因为孤独,多数老年人或多或少地患有忧郁症。人生每个阶段都要有目标,老年的目标是尽量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如何过得健康愉快?一是知识就是健康,最好的健康医生就是自己;二是要有毅力,做自己应该做的,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三是精神上要有境界,文化生活要丰富。综合陈司寇老师的养老体会,幸福的晚年要靠健康、靠目标、靠追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事业养老,也就是发挥作用。全市五年来1124位“五好”老干部的事迹也充分证明,发挥作用是广大老干部的共同追求、是老年生活的重要需求。 从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要求来看,发挥作用也是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老干部工作的职责很多,归根结底分为政策养老、文化养老、事业养老三大类。政策养老是基本,保障老干部的正常生活;文化养老是途径,丰富老干部的生活内容;事业养老是目标,体现老干部的人生价值。当前,随着全市老干部费用“三个保障机制”和老年教育“四级教学体系”的建立完善,政策养老得到全面落实,文化养老正在稳步推进,老干部工作质量要进一步提升,老干部生活幸福指数要进一步提升,抓好事业养老,积极引导老干部发挥作用就是重要突破口。也要看到,发挥作用最能体现人的存在价值,这也最符合老年人的现实需求。 凭什么?老干部是老人,也是干部,具有老年人和干部的双重优势,拥有时间自由和身体自主的行动优势。老干部对党怀有深厚感情,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饱含忧党爱国为民的情怀,还有无可比拟的特殊优势,概括起来就是“五大优势”: 党性强,政治立场坚定。老干部虽然离开工作岗位,但始终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很大一部分老干部是共产党员,这就决定了老干部队伍整体上具有党性强,政治立场坚定的突出优势。以榆林为例,目前全市共有3.2万名老干部,其中党员2万多人,占老干部队伍的6成以上,这些老干部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自觉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永远跟党走”。 思想正,理论素养较好。老干部为党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今天,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是包括老干部在内的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成果。他们的思想成型于革命年代,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系统接受了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熏陶,历经各种思潮、各种理论的冲击而始终坚定不移、初心不改,历练出坚定的思想意识和深厚政策理论水平。 阅历深,工作经验丰富。老干部曾经分布在城市、农村各行各业和革命、建设的各条战线,有的搞党务、有的搞经济、有的搞管理、有的搞技术、有的搞科研、有的搞教育……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他们大多起步于基层一线,经过多岗历练,对于原来的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有的甚至是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专家;他们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他们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组织者、实践者、见证者,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威望高,群众基础深厚。老干部曾经是团结、组织、带领群众搞建设抓改革的各级领导,大多数老干部群众意识强、群众观念强、群众工作方法活,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实事、办好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和信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威信声望。 作风好,社会影响广泛。老干部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熟知党纪国法要求,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都能展现出良好的行为风范。在个人生活中,大多数老干部能自觉用传统的道德标准约束自我、规范言行,身体力行做出良好示范;在社会生活中,大多数老干部能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积极同各类不良社会风气作斗争,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形成广泛影响。 做什么?老干部既是老干部工作的主体,也是发挥作用的主体。必须深刻认识到,切实谋取发挥作用工作实效,绝不是老干部自己的事情,绝不能唱成老干部自己的“独角戏”,只有统筹构建老干部、老干部工作者、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形成合力的“协奏曲”,才能真正保障老干部持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创新工作平台。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及相关单位要为老干部发挥作用创造出更加多样、更加有效的平台。借助社会团体发挥作用,包括决咨委、各界人士联谊会、老年协会、老区建设促进会、老体协、老科协、延安精神研究会,扶贫开发协会、慈善协会、黄土文化研究会等。借助老干部党组织发挥作用,全市现有300多个老干部党支部,多数支部能正常进行组织生活,要结合支部党员特点,积极引导开展参观考察、调研等工作。借助各级老年大学发挥作用,包括活动中心、各类文体团队、老干部合唱团、夕阳红秧歌队、老年门球队等。借助各级党委政府和老干部门发挥作用,包括市上策划的老干部“三亮三讲三服务”活动平台,“双五”创建平台等。 加强教育引导。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及相关单位要进一步丰富工作方式手段,教育引导老干部发挥出“三大作用”:完善自我,引领老年。老干部作为老年人的精英群体,大多数有爱好学习的习惯,积极引导他们坚持学习,在完善自我的同时,给社会上的老年人当好学习榜样。以立身立德立言,示范带动全社会老年人向上向善,开展健康积极科学的养老。例如,为老干部创造听广播、看电视、听新闻、读报纸的便利条件,引导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宣讲时事政治,当好老年人学习带头人,做贤达贤明老人。弘扬传统,教育子女。老干部大多数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自身就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具有教育子女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老干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又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具有用红色文化资源教育革命子女的天然优势。发挥特长,奉献社会。老同志具有不同的工作背景和行业特长,特别是从事政法、教育、卫生、科技等工作的老同志,在各个领域具有专业权威的优势。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可以为社会奉献独特的力量。 拓展工作领域。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及相关单位要积极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拓展更加广泛的领域,引导老干部参与基层党建,老干部因生活情况居住在农村、城市,要在保证他们自身参加组织生活的同时,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引导他们参与村、社区、街道、乡镇,特别是“两新”组织党建。引导参与村社基层治理,就近就地参与矛盾调处,基层调研,治安和环境维护。以及引导参与非公经济活动、参与“两新”组织发展、参与群众文体活动、参与相关科研和技术推广、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参与青少年和青年干部培养等。 完善工作措施。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完善工作措施。加强政策引导。认真执行《老年人权益法》规定,积极引导老干部参与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加强典型示范。通过评优树模,典型带动,创设评树载体,寻找先进对象,展现先进风采,永葆先进美丽,培树先进群体,发挥先进作用。加强信息发布。党委政府、老干工作部门、团体、社区及时发布需要老干部参与的工作信息,引导老干部根据自身特长和意愿发挥作用。加强活动策划。继续开展好“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以及各类文体活动。加强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老年团体,老干部支部,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特别是认真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互帮互助,推动老干部发挥作用平台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