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扬帆税海四十载 踏浪采锦总关情

2018-12-11 10:55| 发布者: whhcqlgbj| 查看: 475| 评论: 0|原作者: whhcqlgbj

摘要: 1978年12月,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七九年春节后开工的第一天,我接到指令去主管局——威海市财政局报到上班,至此,我踏入税务工作岗位已经三年了。一、我记忆中的威海市财政局市区税务所1975年9月, ...

1978年12月,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七九年春节后开工的第一天,我接到指令去主管局——威海市财政局报到上班,至此,我踏入税务工作岗位已经三年了。

一、我记忆中的威海市财政局市区税务所

1975年9月,我有幸成为“接班”就业、“以工代干”的员工之一,因笔试一篇《参加工作的感想》文章,名列前茅,被分配到了坐落在城区内的威海市(县级)财政局市区税务所,跟老同志学做税收计、会、统和经费会计工作。

当时的威海市财政局市区税务所,是在市中心华联商厦北侧、唯一贯串全城的新威路西边的、旧社会留下的三间青砖瓦房。透过税务所的窗玻璃举目向东望去,距离东海边不足五百米远。三间青砖瓦房内,共有八张颜色和款式不同的陈旧写字台,两两组合、对称地摆在屋内四个角落。刚去时感到不解,为何每张桌子下面都有一个矮矮的破旧的脚扎凳?后来才知道,因为门外的明水沟和马路面都比屋里的地面高三十到五十公分,为了防止干部员工患风湿关节炎,所里特别给大家提供了“脚垫”。

还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当年秋天,所里来了四位新人,新添了四个新算盘、两辆 “大金鹿”新自行车、两身藏蓝色的新棉大衣,这是为外勤征收人员专属配置的。虽然物少人多,大家却能够互相歉让。

参加工作第一年,月薪21元人民币。所里没有自己的食堂,家住近郊的,自带午饭;住宿舍的,搭伙在隔壁气动元件厂食堂里,每人每月30斤粮,凭票买饭。冬季,13个人的单位,虽然只生一个火炉,却不觉得冷!火炉还成了中午暖干粮的“第二灶台”,吃着5分钱的萝卜条,也总觉得很香!宿舍设在与工厂相邻的走廊旁边。供大家学习的政治资料,是党刊《红旗杂志》和“三级日报”;业务学习资料,仅有一本薄薄的《税政业务手册》。

当时税收的概念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主要税种是产品税和集体企业所得税,另有房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和屠宰税。房产税的征收对象是城里居民的私有房产,每年分上下半年征收;车船使用牌照税的征收对象是自行车,城里的自行车拥有者是纳税人;屠宰税的征税对象是宰杀的羊和猪;那个年代,市区所全年的税收任务近900万元,占全市税收任务的90%,占比之大,市区所全员都为此感到骄傲!

二、适逢改革初期,受任局机关岗位得到锻炼

时逢改革春风扑面而来,我接任了威海市财政局的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和劳资、经费工作,负责全局的核算及管理。整个市局机关11人,其中,四位局长、一位司机,其他六人分工负责全市的行政资金拨付预决算、国营企业财务管理、税收征管和计会统及系统内劳资经费核算工作。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税制改革,无疑是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并行。税制改革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年—1993年)

这一时期全面改革了工商税制,建立了涉外税制,开征了一些新税种,确立了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2.市场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即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

这次改革,是新中国建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力度最强的结构性改革。设立了以增值税为核心的流转税体系;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企业所得税等。改革后的税种,由此前的37个改为23个。

3. 1994年税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取消了农业税、产品税,合并了中外企业所得税等,税种设制进一步减少为19个。确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税收制度的基本格局。

税制的改革和税种的变化,势必带来税收计划、会计核算、收入分析的多因素变化。当时,基层所担任该项工作的同志中,小学没毕业的文化程度,不在少数;月报表错误层出不穷、勾稽关系混乱时有发生;收入分析无从谈起……无奈之下,局长下令:“办班培训!”

面对既没有老师,又没有教材,凭着局长和老同志的鼓励支持,我硬着头皮开讲了!最终顺利开展了威海市税收计、会、统暨经费会计首期培训。这次培训对于之后的计会统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工作考核排到了隶属系统的前列。

随着税收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税务机构改革也在相应进行中。同时,参与者的潜能和动能同时被发掘、被调动。

1983年12上旬威海市(县级)财政局与税务局分设。1985年,由我执笔撰写的题为《到1990年我市税收能达9000万》的论文,论证了当时的县级威海市税务局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税收预测。后经时间和实际收入验证,论证数据是准确的。

1987年9月,成立市级威海市税务局。我是第一个报到的 普通工作人员,成为当时整个威海市级机关900人之一。我所负责的税收计会统工作,自始至终得到了山东省税务局的好评。尤其是环翠税务局,因客观因素而比全省税务系统迟用2年的计算机系统电算化,为急速追赶全省进度,既迈力,又给力!

三、回顾以往情满程

我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恰是我人生四十年的成长历程!作为与时代同行的参与者,回望四十年来:

首先,我参与了很多,也分享了很多!税改期间,一是机构改革,参与了税源基数的划分、理顺、核实,在第一时间,分享了第一手资料,对基数把握准确无误。二是参与了市场经济时期的税收征管改革,对税务登记与企业住址进行核查与税款催缴,得到了“皮包公司”占比近40%的实况!分享了征收一线的酸甜苦辣!三是参与了增值税改革从库存税款、进项、销项、抵扣、应缴税款全过程核算和检查以及内外资企业稽查全覆盖,分享了税改的难度和增补税款数千万的自豪!                            

第二,我见证了很多,也感受了很多!我见证了1978年税改初期,全市(县级)税收收入只是千万余元(请查阅史料为准),而今已经是?亿元,四十年翻了?几番(或几倍)!充分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能量!我见证了威海城区的发展和变迁,在此仅就税务局自身变化而言:改革四十年后的今天,一幢幢办公大楼宽敞明亮;税款申报征收,全部电算化,行管办公全部网络化;统一税服,庄严神圣!切身感受到为国收税的使命和责任。我见证了时代对各级领导、普通员工文化水平和素质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如今,专科以上学历达到了?%,同时,更体验到,税务员工必须把自觉学习、主动进取,视为终身制。

第三,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四十年的改革历程,令我不敢懈怠。从参加工作那天起,我一直把自觉学习坚持始终。八小时之外,除了必须的家务和孝老抚亲,我利用休息时间,自学复考了文革时期的初、高中毕业证书,逐步收获了大专和大本文凭;取得了国家统一考试的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资格证书;多次荣获了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书;收获了本部门多岗位工作经验成果和副处级公务员待遇。

退休后,我感到很幸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要在有生之年,坚持学习,老有所为,继续争取做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儿。

 

 

作者:刘志华

威海市环翠区税务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