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从粮食供应到放开经营

2018-12-6 09:19| 发布者: 家住北极| 查看: 478| 评论: 0|原作者: 姜占平,朝阳市喀左县老年大学|来自: 辽宁省委老干部局

摘要: 前几天,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个小本——《城乡居民粮食供应证》,内页还盖有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粮油供应公司第一粮店的印章。看着这个粮食供应证,我想到幼年的农村孩子对白面、大米充满奢望。1970年下半 ...

前几天,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个小本——《城乡居民粮食供应证》,内页还盖有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粮油供应公司第一粮店的印章。

看着这个粮食供应证,我想到幼年的农村孩子对白面、大米充满奢望。1970年下半年,我在中学读书,头一个星期六午饭是每个同学给俩馒头,看着饭盒里的白面馒头,几次张嘴又闭上,当年16岁的我想起父母、姐、弟和妹妹,还是忍着饥饿把两个馒头塞进书包,步行20多里到家将馒头交给了母亲。晚饭时,母亲把两个馒头切成几块,姐姐、弟弟、妹妹和我一起第一次尝到白面馒头的味道。

看着这个粮食供应证,我又想起当年农民吃点细粮是多么奢侈的事。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农民每年每人供应5斤面粉,这对农民是前所未有的大喜事,可到农民手里,这面粉比金子还珍贵,自家人不生病长灾,根本舍不得吃它,都用于人情往来。到除夕夜,用面粉包点饺子就是改善生活啦。

细看每页粮食供应登记表,我的脑中浮现出当年粮食系统职工的“优越感”。那时面粉、大米,每人每月供应2~3公斤,食油0.5公斤。粮食系统职工能多领一点点。我1988年之后,是一个粮库的负责人,有一定数量的细粮、豆油机动指标的审批权,虽然不大,但在那时也解决了不少问题。

改革开放40年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粮食已由国家经营转变为市场经营为主,由国家战略物资转变为市场商品。星罗棋布的商场、门市,各种米、面、油成堆成垛,大米、面粉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过去那些苞米面、小米、高粱米已成为改换口味的食品了。《城镇居民粮食供应证》,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为一种见证,成为尘封的历史。

 

 

作者:姜占平

朝阳市喀左县老年大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