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美丽神圣的大乳山脚下。半个多世纪以来,耳闻目睹了在这十多里长的海岸线上那银灿灿的沙滩饱经了沧桑的变化。 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年代里,人民都饿的死去活来,每当退滩潮时,在潮间带沙滩上人们都来捡海带拾海草回家食用充饥。三年自然灾害过去后,人民公社的生产队每人每年分三百六十斤口粮,(地瓜是五斤,地瓜干是一斤五两折一斤粮食)每当到了青黄不接时一些缺粮户也习惯性的来沙滩采拾海带及海草。 在人民公社化那个历史阶段,有位驻村的干部曾对这周边的生产大队的生活经济状况这样总结过:鸡,鸭子腚眼是银行,地瓜干子是主粮。这片银灿灿的沙滩上盛产着一种叫沙流子,一种叫吱吱吆子的小蟹子,是喂鸭子的最佳食料,而且还能节省粮食,到了星期天特别是在学生的假期日子,去沙滩上挖蟹子的人来来往往,在我的学生时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当年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和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怂恿下狂热叫嚣反攻大陆,经常在海边及田间里捡到从台湾用气球散发的蒋介石想反攻大陆的传单标语口号,1963年十月十五日台湾蒋匪派遣小股匪特潜大陆在大乳山西近十多里的海岸线上实施登陆,被解放军及民兵全部擒获。这十多里的海岸沙滩位于海疆的海防前哨,那时每逢夜间,不管是酷暑寒冬,还是风霜雨雪,驻防部队与民兵联防在这沙滩踏满了他们站岗放哨守卫海疆的足迹。沙滩上谱写了一曲曲拥军爱民保卫海疆的赞歌。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飞速的发展。现在每当国家渔政发布禁渔的季节,我总会自觉不自觉回想起,我从孩童时代开始的记忆,那时候周边的生产大队都置办的网具,在这十里多长的沙滩的浅水区域中拖网扑鱼。可惜的是拖上来的全是各种鱼类的小鱼苗及鱼羔子。每天都能产出近千斤的产量,损坏掉了多少丰富的海上资源啊。 沙滩潮间带与陆地接壤处,是干沙区。当地人俗称是沙床子,在那没有电视机、空调、电风扇的年代里,每年来到了炎热的夏季,这干沙滩上就成了村中人夜晚乘凉的好场所。一是沙滩上没有蚊虫叮咬,二是海风吹拂着清凉。晚饭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胳膊夹着用麦秸打成的草帘,老年人手拿着芭蕉扇,来干沙床乘凉,当时在这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子里1969年才有了第一台收音机,人们只能凑在沙滩上一起说南朝道北国。讲三国话聊斋,论东家长,议西家短。在这年度一年又一年夏天的沙滩上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在村中人的传说中,1942年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胶东大地。日本侵略军经常对乳山口岸进行大扫荡。为防日寇来烧杀抢掠,由“公和泰货栈”老板于春启带头组织各货栈商号将贵重商品掩埋在沙滩上,同八路军一起英勇的进行反侵略战斗,这沙滩上我军民联防,抗日救国迎来了新中国的到来载入了光荣的史册。 喜看今日的沙滩,它在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里真是旧貌变新颜。沙滩上今天的变化,跨越了历史几千年,往日沙滩上所发生的一切故事,将记载在那段历史的社会长河之中。 大乳山旅游景区,沙滩海岸边上一切亮丽的景点映射这银灿灿的沙滩,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及外国游客们以各种的方式及多种多样的形式欢乐游览在这沙滩上,站在沙滩上,观望着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有全国各地纷纷前来在这适宜人类居住的母爱圣地定居,在村中的年长者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每当他们凑在一起,总是在赞美着说,还是改革开放好,共产党有能耐啊,做梦也没想到沙滩上能变得这么壮观锦绣。 人们常说,观一叶知其秋。母爱圣地,大乳山脚下的沙滩上的变化它正是映射了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巨变、发展崛起的光辉业绩。
作者:赵玉文 乳山市海阳所镇人民政府退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