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初,北京青年樊蒙与相恋4年的女友分手了,就在他向妈妈提出带她徒步到内蒙古大草原旅行散心时,双腿残疾的妈妈寇敏君却要去西双版纳。樊蒙二话不说,毅然买了一辆轮椅,推着妈妈开始了一场艰难而充满孝心的徒步旅行。经过100天的艰苦跋涉,母子俩终于到达了西双版纳。 樊蒙的孝心感动了无数网友,被称为“中国第一孝子”。回到北京后,樊蒙方知妈妈的苦心:原来妈妈之所以要去西双版纳,是追寻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是为了让他相信爱…… 京城残疾女子悲情离婚,儿子失恋引发惊世旅行 寇敏君1959年出生于哈尔滨市,2岁时随父迁到了北京。虽然因小儿麻痹症双腿落下残疾靠拄单拐行走,但她能说、会唱、会画,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加上她长相甜美,深受师生们的喜爱。1975年初秋的夜晚,父亲带她观看周恩来总理在西双版纳景洪欢度泼水节的纪录片,她被那美丽的山水迷住了。特别是少男少女们相互泼水谈情说爱的情景更令她心驰神往。情窦初开的她便也梦想着将来能拥有“西双版纳”一样浪漫的爱情! 岂料,高中时爱情真来敲门了。与她同桌了5年的男生吴迪疯狂地追她。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吴迪递给她一张纸条:“你是我的梦中情人啊……”寇敏君就在纸条上画了一张“结婚证”,说:“你怎么想就往上面怎么填吧!”高二下学期,同学们到郊外插队务农,寇敏君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去。一个星期后,吴迪骑着自行车赶到她家红着脸说:“我好想你……”一股暖流涌上寇敏君的心头。 然而,双腿残疾的她却认为条件优越的吴迪不可能真的爱她,冷静地说:“我的腿脚有残疾,不适合你。你就不要再上我们家来了!”望着吴迪黯然离开的背影,寇敏君的心十分伤痛。高中毕业后,寇敏君在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当了一名工人。由于工作出色,1984年5月1日,寇敏君作为厂里的优秀青工代表,参加了北京市共青团举办的“勤奋读书振兴中华”宣传活动。 会后,《工人日报》刊发了寇敏君的先进事迹和照片,接着又有赵武胜等读者追求她。鉴于双腿残疾,寇敏君都拒绝了。1984年10月,在父母亲的包办下,寇敏君与比她大10岁的河北农民樊斌结婚。1985年和1986年分别生下了儿子樊博、樊蒙。为了照顾儿子,她在家门口搭起帐篷开起了小杂货店,樊斌在北京东风运输公司开大卡车跑运输。 然而,婚后寇敏君渐渐发现丈夫与她没有共同语言,两人性格更是合不来。2003年,寇敏君与樊斌离婚。考虑到前夫在北京没有住处,寇敏君仍然让他住在家里。2005年5月1日深夜,樊博趁父亲睡觉之际带着邻居17岁的男孩开着出租车出去玩,不小心撞上隔离带旁的水泥墩。樊博左腿粉碎性骨折,左肩骨折,而邻居男孩因颈椎骨折而高位截瘫。樊博属违章驾驶,负主要责任。寇敏君精神崩溃了。 中学同学闻讯后,纷纷赶到她家,帮她渡过了难关。特别是同桌吴迪,他不但捐钱,还经常来看望她、开导她。没想到,这引起了樊斌的误解,他三天两头与她吵架。寇敏君这才让前夫离开了寇家。2005年6月的夜晚,寇敏君从医院回家,她打开电视机想调节一下自己心情,无意中调到上海电视台,银屏上那似曾相识的画面立刻将她吸引住了:那不是西双版纳吗? 当时上海电视台正在播放20集电视剧《孽债》,寇敏君被镜头里的竹楼、孔雀和美丽的山水吸引住了,便拉上儿子樊蒙一起看,每看一集都要流次泪。她被剧中女主人公宇航和阿光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孽债》是以发生在西双版纳知青的真实爱情故事为素材而拍摄的,于是她就有了去西双版纳看看的想法。只是因身体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允许没有成行。 樊蒙2004年高中毕业后入伍,2007年复员后回到北京,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专科毕业证书,并和朋友创办了电子商务公司。2012年7月2日,樊蒙的女友与他分手。接下来几天,樊蒙沉默寡言,连晚饭也吃不下。 7月7日晚,樊蒙突然对她说:“妈,我想去内蒙古旅行一段时间!”寇敏君喜出望外:“出去散散心也好啊!”樊蒙趴在妈妈的肩膀上认真地说:“我们一起去吧!”寇敏君笑了:“有你这份孝心就够了,我腿脚不方便就不去了!” 樊蒙就说:“妈辛苦了大半辈子将我养大,从来也没旅行过,就这么定了!”见儿子态度坚决,寇敏君脑海里灵光闪现般想起了魂牵梦绕的西双版纳,就用商量的口气对儿子说:“我们就去西双版纳好不好?” 樊蒙跳了起来:“妈别搞错了,我们可是徒步旅行,不是旅游啊!”樊蒙刚刚失恋,不相信爱情,寇敏君就是想让他亲耳聆听西双版纳宇航和阿光那坚贞的爱情故事,改变独身的打算。另外,也想借这段旅行锻炼他的意志。担心儿子不配合,她便语重心长地说:“蒙蒙,西双版纳是孔雀之乡,看孔雀开屏和竹楼,是妈少女时代的梦想,而且我们步行去,妈能看到大半个中国的风景。”见妈妈这么诚恳,樊蒙就同意了。 徒步追梦敢问路在何方,险象环生豪歌向天涯 9日,樊蒙将要带妈妈去西双版纳的决定发在手机微博上,就旅行中要准备哪些东西征求网友的意见。樊蒙结合网友的意见,列了购物清单。7月10日,樊蒙辞了工作,花2000多元钱为妈妈买了一辆适合长途旅行的轮椅,买了一顶帐篷,还买了登山包、压缩饼干、纯净水等物品。寇敏君则买了两人路上穿的衣服和必需药品。由于没有徒步经验,樊蒙觉得沿着国道行走比较可行。 通过手机导航系统,樊蒙确定行走路线为:北京、邯郸、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平顶山、南阳、襄阳、荆门、荆州、常德、湘西、铜仁、黔东南、贵阳、曲靖、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景洪市的路线。7月11日早上6点30分,母子俩从北京市朝阳区延静西里的家中出发了,因天气炎热,沿途的加油站成了母子俩“补给”、洗脸、擦身、方便的地方。饿了,母子俩就吃随身带的干粮,困了,就在路旁搭帐篷宿营。 为了让亲友们了解他们的旅行情况,樊蒙将沿途看到的风景都拍下来,连同母子俩每天的开销发到微博上。徒步旅行是寂寞的,母子俩一边走一边聊天,实在没什么聊了就唱歌。到了第三天,樊蒙的脚板、脚跟、脚趾都长起了水泡。水泡破了,皮与鞋连在一起,血迹斑斑,走起路来有点拐。 寇敏君发现儿子脚上有血迹,惊呼:“蒙蒙,你的脚怎么了?”樊蒙笑着说:“没事,这是徒步旅行必须的经历,等脚上的水泡全破了,就会长老茧,到时就不会痛了!”8月1日中午,母子俩到达郑州。 此时,寇敏君的脚趾开始发疼,一路上都在痛苦地呻吟。寇敏君长有灰趾甲,一般隔两三天要到指甲店矫修一次,可自旅行以来十多天了也没修过,双脚的趾甲已经钻入皮肉里,像针扎一般。樊蒙推着母亲到处找修脚屋,一直没有找到。8月4日,到达了河南商丘市,寇敏君的脚趾已经化脓了,樊蒙在网友的介绍下,终于找到了一家足疗康复中心,为妈妈修了趾甲。8月24日,母子俩进入湖南澧县207国道,他们的行动引起广泛的关注。28日,有一对母子得知他们要途经桃源县,早早地等候在国道上,见到樊蒙和寇敏君时,母子俩各送他们50元钱,樊蒙不肯收。结果,那母子俩买了一大包饮料食品送给他们。寇敏君急忙拿出本子让那母子俩签名,那位母亲让儿子写下了“孝行感动天下,祝一帆风顺!” 8000里长路感动云和月,西双版纳归来爱更坚 9月6日10时左右,母子俩进入了贵州铜仁地区玉屏铜族自治县内著名的“24道弯”。这是一条盘山公路,由于年久失修,加上下了一场雨,路上全是石子和泥巴,而且路很窄,很滑。走到半山腰时,樊蒙终于筋疲力尽了,轮椅上不去。寇敏君只好下轮椅拄着单拐自己走。母子俩相互鼓励着,终于爬过了24道弯。 下坡时,又下起了大雨。樊蒙不忍心母亲忍受皮肉之苦,又让她坐上了轮椅。半路上他想停住找个地方躲雨,但车轮还是往下滑,他一脚踏空摔了一跤,寇敏君连车带人往山坡下滚。“妈妈!”樊蒙惊呼一声跳下去,一手抓住轮椅,一手死死抱住竹子,终于将轮椅拉住,这才避免了一场灾难。看看身边的万丈深渊,母子却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9月8日,又爬山了,母子俩一不小心走进了无人居住区。 天快黑了,荒野里一片沉寂。一路上找不到人家,最后,只得在路旁搭起帐篷过夜。为了防止野兽和歹徒,樊蒙睡在帐篷口,持刀斜躺着,警惕地守护着妈妈。到了半夜,下起了大雨。凌晨2时许,帐篷里浸水了,几个包裹都湿了。母子俩只好将所有的包都放在轮椅上,相互携扶到天亮。 9月24日10时,在离云南富源县不到30公里的地方,轮椅的右前侧导向轮又被扎破了,而备用导向轮又用完了,樊蒙只得在微博上向网友求援。下午2时,他们撑到了富源县时,越野e族云南分队的热心志愿者吕云坤等人在曲靖买了一辆新轮椅开着车赶来了。他们将寇敏君的坏轮椅和行李搬上车在前面行驶,寇敏君坐上新轮椅让儿子在后面推。可这辆轮椅不适合旅行,母子俩走得很慢。 10月12日15时40分,母子俩终于到了西双版纳普文镇。西双版纳州的州长和旅游局的局长接待了母子俩,并给他们两人赠送了傣族服装。10月18日12时许,在上百名网友和50多名志愿者陪伴下,母子俩顺利到达旅行目的地景洪。 至此,母子俩历时100天,途经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7省市,行程8000余里,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震惊中国的徒步旅行。为此,樊蒙也瘦了40多斤,走破7双鞋,磨破了十多个轮胎,花费了7000余元。母子俩用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创造了中国徒步旅行的神话。他们的行动在沿途刮起了一场长达3个多月的“孝心风暴”。 在欢迎仪式上,西双版纳州旅游局局长授予寇敏君“最爱西双版纳荣誉大使”称号、授予樊蒙“感动西双版纳形象大使”称号。在景洪旅行的20多天里,母子俩游玩了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等景点,尽情地感受了西双版纳的神奇和美丽。在金湖边,导游给母子俩讲述了那个西双版纳家喻户晓的真实的爱情故事: 1962年暑假,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丁绍光,被分配到云南大学任教。每年的寒暑假,他都要去西双版纳写生。一次正碰上当地赶集,丁绍光无意中遇到了傣家姑娘玉香,玉香羞涩地从盘中拿出一只鸡腿给他吃。吃鸡是傣家青年男女的定情方式。丁绍光后来真的与玉香相爱结婚了。1965年秋天,丁绍光被学校推荐到美国学习西洋画。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丁绍光担心背上里通外国之罪而留在了美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回到西双版纳寻找玉香,这时玉香满头白发双目失明。两人拥抱时,玉香竟然死在丁绍光的怀里…… 原来丁绍光去美国不久,玉香就生下了两人的女儿,女儿两岁不幸夭折,玉香又因海外关系屡遭批斗,父母双双撒手西归。是爱情让玉香顽强地活了下来……如今,丁绍光已成为蜚声中外的美术大家,他笔下的作品“玉香”被称为中国永远的“蒙娜丽莎”……故事后来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孽债》,两次在上海电视台播放,樊蒙听完,眼里充满泪花。在景洪游玩的20多天里,樊蒙多次听人讲起这个凄美的故事,每听一次心中都涌起感动。 回想起自己的失恋,樊蒙终于明白了妈妈到西双版纳徒步旅行的用心良苦。11月11日,母子俩圆满结束了此次旅行回到北京。樊蒙的孝心感动了全国各地的网友,幸运地入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他的粉丝由原来的几十人,增加到6800多人。有两名粉丝甚至大胆地向樊蒙抛来了“绣球”。樊蒙与其中一位比较投缘,并打开了封闭的心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