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描绘了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完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令人倍受鼓舞、深感振奋。 党的十九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使我们党的建设目标更为清晰,历史使命更为具体,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今年70周岁,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与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经历和目睹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发展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我们更是改革开放40年的直接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改革开放40年伟大的成就,使我们地矿单位的老同事有更大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 1949年新中国在一片废墟诞生了,实现了中华民族崛起,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亲身经历了新中国在经济落后,百废待兴基础上,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地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改变老百姓的一穷二白社会面貌。 改革开放之前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百姓手里也确实没有钱,有些农村还是经济落后、生活贫穷只能满足基本温饱,吃的是粗粮淡饭,住的都是旧房,彩电、冰箱等家电需要票证,买车买房 更是天方夜谭。1978年前只是基本上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 面对中国人民渴望通过现代化建设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了改革开放,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思想的禁锢被打开,一场精神领域内的变革拉开序幕中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我们地矿部门离退休老同志伴随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进程,我们生活见证改革开放的成果,因此我们对‘改革开放’的亲身经历有着特殊的感触,深刻的认识到只有改革才有出路。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改革开放工作不断深入,地矿部门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初期,山东地矿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改革,地矿单位的国家投资逐渐大幅减少,进入了困难时期,地质队伍往哪里去、费用从哪里搞,费用和工资待遇每况愈下,人才流失严重,矿产地质工作逐步滑向低谷,地质工作处境比较艰难。 20世纪90年代部分地勘队伍退出地质找矿领域,地质工作严重萎缩,地勘行业整体上处在的困难状况。旧体制下的地勘单位向何处去.从国家给饭吃到向社会找饭吃,地质队职工只会从事地质工作,不懂如何去市场经营如何去挣钱,有的单位工资都发不全,职工情绪处于低迷地质部门进入了迷茫和彷徨的阵痛期。 山东地矿职工十分迷茫,彷徨,在阵痛中不少老同志 心里埋怨、 几十年来不辞劳苦的从事的地质勘探工作不干了,工资待遇减少了,有的地质队在矿产勘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被国家评为英雄的地质队,当年勘察经费大幅度的减少了,很不理解,非常担忧。 20世纪90年初山东地矿局领导,针对地质工作比较艰难处境,提出开拓地质市场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将市场机制引入到计划性较强的地质工作中来。地矿部门提出扩大地勘单位自主权,实施“项目管理、地质市场、多种经营”三大工程。 首先是理念的改变,教育职工从思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改变认识,统一思想。要求改革开放中地质工作和多种经营取代了地质勘查主业。组织上搞多种经营,分流人员,各个地质队成立基础施工公司和地质勘察院,进一步深化转型升级,逐步走向企业化,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为了尽快适应市场经济转型,重要是技术理论的转变,山东省地矿局着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辟多层次培训渠道,采用走出去、引进来及内部培训等方式,加快人才培养力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市场经济的条的大潮中,边施工边学习。在加快推进地勘事业发展中,人才队伍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在实践中得到了锤炼和成长。 广大地质工作者从地质找矿转变到地质工程勘察,地质钻探转到桩基工程施工等,许多许多的工程建设技术需要更新学习,在工程施工中边施工边学习,很快的适应市场经营的需要。 20世纪90年初地质工作严重萎缩,国家投资经费减少,地勘行业整体上处在的困难状况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山东地矿着力加快地质队伍的改制转型,建设实体经济的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实体经济能力,推进企业稳健发展,把在原来局属地质队改制转型,改建为十几个经济实体基础施工公司和地质勘察院企业。 山东地矿队伍面向市场经济,发挥地质勘察的优势,加强人才、技术、装备、实验建设,精准发力,全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很快的打开了地质市场,拓展服务领域,推动地质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互联互通互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走出了低谷、摆脱了困境,经济有了快速发展。 随着地矿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改革力度加大、涉及面更广、地矿部门开始推进“三化”改革,即部分地质成果商品化、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地质队伍社会化。 山东地矿的队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地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下属十几个地质勘察单位,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发展以地质矿产勘查业、地质服务业、工勘施工业和测绘地理业务。打造了一个个多方位全功能的全新的队伍。 青岛地矿局,在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一支多方位全功能的全新的队伍。也是山东地矿改革开放的典型范例,20世纪90年面临的地矿部门投资减少、设备老化,缺少技术,人才不足,多数施工分包工程,产值不到一千万。 在山东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开放,推进企业稳健发展,地矿部门改制转型。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走出了困境,经济有了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青岛地矿局,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地矿职工的创造性, 现有职工38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6人,占全体人员的80%,是一支专业齐全知识密集的专业技术优势科技型队伍。 设备更新换代,BG-30旋挖钻机 千米岩芯钻等各类先进的机械设备和专业仪器设备几百余台(套)。 经营项目工程勘察、地基与基础施工、地质找矿,工程物探,找水打井,各种测绘等。 充分运用当今地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在工程建设领域,承揽完成了跨海大桥,高速公路,军事设施、港口码头、机场、高铁地铁等大型工程,体现了企业综合实力,建设中打出了“地矿品牌”,现在的企业产值由20世纪90年600万,上升至6个亿整整翻了100倍。 当今青岛地矿局,在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一支全新年轻的队伍。山东地矿职工在改革开放40年里中,在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下,树立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走向了全国, 走向了世界,参与了很多国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40年使中国摆脱贫困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奇迹。我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直接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作为一名建设者参与到祖国的建设当中,亲身经历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历史变革的过程,感到了有无比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我们赶上了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给我们带来了生活日新月异的新变化。 我作为中国人坚持夯实四个自信的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马连成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 搜索 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