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系上围裙下厨房,准备露一手,给家人做一道拿手好菜——熬皮冻。将大铝锅里煮好的多半锅猪肉皮放在菜板上,用菜刀把肉皮上多余部分剔下来,这样熬出来的皮冻晶莹剔透,筋道好吃。望着菜板上堆放的一大堆剔下来的肥肉,留下来吧,谁吃?炼猪大油?现在豆油都够吃!最终还是全倒进了垃圾桶,自言自语道:“我不会过了!我忘本了!”想当年,炼猪油的肥肉多么金贵呀。 1976年,我调到塑料厂工作,当上了车间主任。由于从事有毒有害工作,全厂职工每月可享受一斤保健肉的待遇(三等肉每斤0.69元),全车间60多人,工人倒班带饭盒,菜里面很少见到油星,谁都想要点肥肉拿回家当油水用。 那半拉子猪肉被抬回车间,当班工人放下手头工作,多少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它。长在肚囊揣上的一大块板油洁白如玉,十分诱人。我挥着大砍刀,将肥肉、瘦肉、骨头都剁成小块。为了肥瘦均摊,公平搭配,让专人分包,每一包都用事先裁好的洋灰袋纸包好,下令抓阄,谁的手抓到哪包就必须拿哪包,车间主任、班长不可以先拿。一位有心眼的女工,盯住了她理想的那包肉,待正式分肉时,她从大簸箕里直截了当地将其拿走了。想想那时候人们为了生存,为了那点油,真是煞费苦心。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后来买肉、买油不凭票的时候,人们还有些难以置信。 今天到市场上再看看,卖猪肉的摊位上,肥肉不再受到青睐,人们为了保健养生,选择食用油也变得十分讲究了。商场里的货架上,各种各样的桶装油任你挑选,玉米油、芝麻油、菜籽油、花生油、核桃油……人们都想买品牌货,吃出营养和健康。 40年的飞跃发展充分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老百姓今天的好日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深信,明天的生活一定更美好。
作者:孙全富 凤城市退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