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无经验可借鉴的条件下,依靠中国人的智慧,革新传统的理念,以试验研究开路,探索前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作者从事岩土工程,经历了城市建筑的大发展,众多平原水库的建造,大批病险水库的治理,不能一一举例,仅就两个工程实例作以简要回顾,说明思想理念的更新与试验研究,在改革当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层建筑的兴起与桩基试验研究 高层建筑的兴起与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个偶然的机会,青岛市建筑设计院一位设计师,计划在济南市东部设计一座高层建筑,即现在的黄金大厦,也是当时我市第一座高层建筑,想寻求合作伙伴。曾与作者商量高层地基加固方法与试验方法。高层建筑最核心问题是地基的支撑,双方认为以桩基支撑形式为好。如何测试桩基的承载力,成为研究的主题。当支撑荷载较小时,可以用实物荷载作反力;当荷载要求达五六百吨时,用实物荷载无法实现。作者曾做过现场岩石抗剪强度试验,用钢筋锚杆作反力,从中得到启示。采用锚桩作反力,用钢梁作反力支架,采用高吨位的千斤顶与高压油泵施加荷载,取名为锚桩法。 经双方商定,设计方负责试桩与锚桩的设计;我方负责试桩与锚桩的制作,加载设备的制作,桩基静载试验。经过系统安排与调试,成功的进行了桩基静载试验,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试验采用锚桩法,用500吨油压千斤顶配用18.5千瓦高压油泵加载。反力装置由四根对称的砼反力锚桩、砼次梁和钢结构主梁组成。在桩顶下30cm处的正交桩径方向对称安装4支百分表。 量测元件装置,根据地层结构,沿桩深布设四个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均按等边三角形角点布设三个测点,埋设量测元件。 试验加荷按约定的最大荷载4600kN分级施加,共进行三次单循环加载卸载试验。为能较好地反映卸荷路径规律。 桩基试验为高层建筑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工程桩的质量检查,不能借用静载试验成果,经商定研究采用动静对比试验的方法,引进动测技术与设备,对工程桩用动测大应变仪进行工程检查,经试验对比可用于工程,形成一套完善的桩基测试试验程序,解决了高层建筑设计地基加固中迫切难题。这套试验方法,很快地在济南、青岛、潍坊等大中城市得到推广。从此,我省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确保高层建筑物能安全运行,这与初期的桩基试验研究密不可分。 二、新的筑坝材料与风化岩的试验研究开发 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的一座调蓄水库,大坝全长14.2公里,最大坝高15.2米,库容面积14.4平方公里,总库容14568万立方,工程投资14890万元,无论坝高与库容,在我国东部平原水库中其规模均是最大的。 水库于1988年开始动工,发现用于心墙的粘性土材料的储量,不满足用量二倍的要求,而且土层薄,不适宜机械化开采。为此建议与下部风化岩混合开采,采用混合料做大坝心墙。用风化岩做防渗心墙,这在我省还是头一次,突破了以往只能用粘性土作防渗体的传统观念,对原设计要进行变更,对各种风化料和混合料则要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除一般常规试验外,还要进行各种大型试验与特殊性试验,需要增添试验装备,特别是一些大型设备。组成一套试验设备系列,以适应各种土料的试验要求,能反映各种土料的性能。而且任务重,仅风化岩石渣料的样品就重达12吨;又时间紧迫,施工单位等待施工,试验研究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第一批试验研究成果提交后,立即得到工程指挥部与专家组的认可,认为试验研究方法得当,成果可靠,混合风化料可用作防渗心墙。 由于本区地下水位浅、混合土料含水量高、天然含水量平均在24%左右、而最优含水量只有17%左右,两者相差7%。施工单位难以按最优含水量标准来控制施工,而且工期又很紧张,含水量的控制又成为工程进展的焦点。通过对风化岩的试验,其抗剪强度等力学指标远高于一般粘性土,放宽含水量仍有余地,建议指挥部做放宽含水量的物理力学试验,包括混合料与石渣料。经过各种含水量试验分析,当含水量放宽3%达到21%时,仍有较高的物理力学性能,其物理力学指标均优于原来的心墙料指标;坝壳料由安山岩风化料代替原来粘砂质风化岩,其力学性能也有显著的提高,成为一种双佳的筑坝材料。 为了验证试验成果的准确性,又进行与施工条件相同的现场碾压试验,经取样试验,两者成果一致,印证了室内试验研究成果准确性与可靠性。通过风化岩混合料、放宽含水量、碾压对比试验的系列研究,圆满的解决筑坝材料问题,而且节省了大量的工程投资与工期,取得了完满的效果,提交的报告成果均为设计与施工采纳见下表。从中总结了七条经验。 1.试验研究是打开问题的钥匙。通过试验研究,改用风化岩混合料做心墙,更新了原有理念。这是防渗材料应用的一个新的突破。 2.采用系统的试验方法进行研究,能全面反映不同材料的工程性质,提供设计与施工新要求的设计指标与控制指标。 3.采用放宽最优含水量的方法,也是一种理念的更新,经试验研究,不仅能满足工程稳定要求,还解决了施工难的重大困难,加快了工程进度,又能消除风化土的膨胀性。 4.采用风化混合料做心墙,既解决防渗坝料不足,还可以由平挖改成立挖,使施工开挖速度加快。 5.通过特殊试验分析,头一次在我国沿海地带发现分散土,及时消除了取土隐患。 6.通过现场碾压试验,印证了室内试验效果与施工试验成果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7.通过变更设计的心墙与坝壳的材料试验、放宽最优含水量的物理力学试验、现场碾压试验,最终提出的试验成果,不仅缩小大坝断面,减少土石方310万立方米,还节省了工期,节省投资约1430万元,占大坝投资的10%以上,经济效益与创新成果十分显著。以上成果的取得,是改革创新与试验研究的结果。 表岩土混合料的建议值
作者:彭国强,尹起亮,潘维宗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离退休干部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