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恰逢山东地矿局建局60周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在地质战线上工作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地质工作者我感慨万千。 1964年,我考入地质部武汉地质学校探矿工程专业学习,1968年毕业分配到四川地质部七普工作,1979年因勘探大汶口盆地的钾盐线索,从四川整建制调到山东,1981年组建地质部三大队,1990年调到山东地质九队,1996年改称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至今从事地质工作已有五十多年了。这些年来,一直在基层地勘单位。先后工作在四川、山东、江苏、江西、河南等地。曾担任过钻工、司钻、钻井技术员、副井队长、井队长、地矿部第三地质大队生产办公室副主任,山东第九地质队副队长,山东鲁中基础工程公司经理、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工会主席等职务。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十多年,在野外一线工作了二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为地质找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加工作以后,在四川地质部七普工作时,参与了四川地区钾盐普查勘探工作。走遍了四川川中、川西、川东地区,在这些地方找到了大型岩盐矿,如长山盐矿、五通桥盐矿、万县盐矿;还有自贡郊区卤水等一大批矿山。为四川的盐化工业的发展贡献了一点微薄之力。 1979年,因山东大汶口盆地发现了钾盐线索,地质部将七普的一个区队调到山东(即1981年以后的地矿部第三地质大队),我们首先在山东郓城和汶上钻了两口普查井,尔后又在肥城东向、夏张等地钻了几口勘探深孔。和山东地矿局一大队、九队提交了大汶口盆地东向—漕河涯矿区石膏岩盐资源储量勘探报告。 到80年代初期,我们井队又奉上级命令转战到江苏苏北地区,探明了淮安次凹陷、洪泽凹陷、淮阴凹陷钾盐赋存情况,普查到该区域内大量的岩盐矿资源。并且在洪泽县洪钾3井发现了天然碱矿多层,为苏北地区开发岩盐矿提供了详实的地质资料。 1984年,在江苏洪钾3井钻井施工,我担任井队长职务,带领全井队职工用日产TXL-IE型钻机,成功钻成了2505米地质岩芯钻探深井,创造了当时的全国地质岩芯钻探最深记录。一直保持到2004年中国地质科学深钻(5000米)之时被打破记录。因这一成果,还获得了山东地矿局颁发的《“深井钻井工艺”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6年至1987年,我带领2501井队到了江西泰和县、万安县为验证地矿部第二物探大队的地震资料施工两口2400米的探井,为江西找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87年,晋升为探矿工程师职称。 1988年,我担任地矿部三大队办公室副主任期间,负责山东大汶口盆地肥城东向矿区岩盐探采结合井的施工工作,两个井队半年多时间施工了三口探采结合井,从设计到施工都非常成功,为肥城市盐化工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山东省地矿局和泰安市、肥城市政府领导的好评,该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89年下半年,地矿部第三地质大队在河南叶县同时施工了两口探采结合井(两个井队共同施工),生产办公室人员基本上都住在井场指挥生产,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该项工程,为河南叶县盐矿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得到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 1990年3月,山东省地矿局借调我参加“帮助山东局一探整顿工作组”,协助第一探矿工程队搞好钻探生产。4月份,第一探矿工程队和第九探矿工程队合并组建第九地质队,省局任命我任副队长,负责全队的钻探生产和安全工作。合队前一年第一探矿工程队的钻探生产台月效率是183米/台月,组队后在招远台上矿区进行金矿勘探施工,全队第一年钻探生产台月效率平均达到了630米/台月。 1993年2月,因预算内生产任务骤减,地勘单位全面转向地质市场,队党委研究决定让我分管负责全队的地质市场工作,并兼任山东鲁中基础工程公司经理。任职期间,我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带领公司200多名干部职工艰苦奋斗,用2年时间购置、改造设备二十多台套,其中购买和改造桩机九台套,具备了独立承担大型工程施工项目能力。经营工作也从陌生到熟悉,逐步开拓市场,1995年我晋升为探矿高级工程师职称。 1996年1月,省局任命我为九队地质队工会主席,直到2003年6月退休。期间,单位更名为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即使是在工会主席的岗位上,我也经常协助生产部门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如泰安岱道庵地热井施工中,成功使用了气举反循环技术,使钻进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蒙阴常路煤田勘探施工、平邑石膏矿钻探施工发生孔内事故时,我亲自到现场指导钻孔事故处理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生产。 退休后,因工作需要2004年3月被返聘到技术部工作。加入到院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被推选为会长,并推荐到省局老科协担任理事。 返聘期间,我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依靠多年积累的生产实践经验,不断发挥余热。只要野外钻探一线发生疑难问题或者复杂的钻孔事故,我都及时到现场帮助解决问题,和同志们一起出主意,想办法,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尊敬,使我感到欣慰。多年来我去过的工地南到江苏、安徽,西到河南、陕西,北到内蒙、山西,东到烟台、青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山东地矿工程集团公司承揽了山东肥城海晶盐化有限公司10对盐矿开采对接连通井的施工工程。地矿五院分包了其中3口盐井的施工工程,这也是地矿五院第一次施工盐矿开采井的钻探工程,我被地矿工程集团聘为整个工程的技术顾问,但是更重要的工作是指导五院的施工队伍完成该项工程,从盐井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钻具配套,钻井参数的确定,全盘负责,使职工从生疏到熟练,最后完全掌握了盐井施工的全部流程和技能,施工的三口盐井完全达到技术要求,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为五院赢得了荣誉和经济效益。 2017年4月,地矿五院为编写建队60年队志,又返聘我编写探矿工程专业部分的史志。 多年来,我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积累的生产实践经验,为单位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感到欣慰的,也符合上级领导所倡导的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精神,为五院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今年恰逢建队六十周年,在省局党委正确领导下,通过几代地质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探矿工程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祖国的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六十载艰辛与跋涉,六十载探索与积淀,六十载希冀与荣耀。地矿五院人踏着前辈的足迹,秉承地矿精神、弘扬地矿文化,在经营、管理、生产、科研等方面持续改革、持续创新,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全体职工怀着对地勘事业的高度热爱和执着追求,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坚守使命,创造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光辉业绩,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地质人生之歌。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局、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职工克服种种困难,勇闯市场,开拓进取,地矿五院引进、研制、推广使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勘探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在深化提高勘探技术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推广了金刚石钻进技术工艺,金刚石和绳索取芯钻探新技术,小口径螺杆马达和定向钻井技术,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同时还研制了多种高效钻进方法和工艺,适应不同地层的洗井护壁泥浆冲洗液,购置使用新型高速多功能钻机和附属设备,使生产效率成倍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社会效益不断提升。另外,勘探技术工程原来仅限于矿产勘探工作,而现在拓宽用于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工程地质勘察和基础工程施工等领域。钻探工程技术专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专业齐全,装备精良,设备配套,技术先进,工艺精湛,作风过硬,实力雄厚的专业技术队伍。6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山东地矿五院一定沿着改革开放的大道奋勇前进,为祖国的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做出地质人应有的贡献。
作者:刘金亭 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