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朴槿惠总统访华 “心信之旅”成果丰硕

2013-8-2 11:21|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252| 评论: 0|原作者: 廖卓娴

摘要: 2013年6月27日至30日,韩国总统朴槿惠率领一个空前庞大的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这是朴槿惠入主青瓦台以来,继5月份访问华盛顿以后的第二次重要国事活动。中韩两国元首就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 ...


 2013627日至30日,韩国总统朴槿惠率领一个空前庞大的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这是朴槿惠入主青瓦台以来,继5月份访问华盛顿以后的第二次重要国事活动。中韩两国元首就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朝鲜半岛局势研判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发表了《中韩面向未来联合声明》,确定今后双边关系发展三大重点领域和五项具体行动计划。朴槿惠将此次访华定为“心信之旅”,意为“真诚沟通和增进互信的旅程”,期待通过访问,增进与中国领导人的互信,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启中韩合作交流的新途径。

中韩建交20年来,两国关系日益紧密,合作需求扩大,双方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朴槿惠总统此次访华,充实了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容,建立起两国首脑互信和联系的纽带,促进了经济、人文交流,为未来5年的密切合作奠定了基础。

 通过访问,双方在朝核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朴槿惠当政的韩国强调对话解决朝鲜半岛问题,避免动荡,此次访问使中韩两国更好地为沟通解决朝核问题开了一个好头。在朴槿惠访华之前,朝鲜半岛局势开始缓和,朝鲜向韩国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寻求与韩国进行接触。虽然朝韩会谈流产,但朝鲜缓和半岛局势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这为中韩共同协调政策立场提供了默契。在朴槿惠访华期间,双方签署的《中韩面向未来联合声明》中涉及朝鲜半岛问题的内容比以往大幅增加,表明中韩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共同点正在扩大。中方欢迎朴槿惠总统提出的“朝鲜半岛信任进程”构想,高度评价韩方为改善南北关系、缓和紧张状态所作的努力。韩方也赞赏中方为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所作的努力,希望中方今后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朝鲜半岛发生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新变化。中韩双方确认,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保持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一致同意为此共同努力。中韩两国加深沟通、增进互信,能对朝鲜半岛核问题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在经贸领域,朴槿惠总统此次访问,有助于拓宽两国合作范围和加强机制建设,对推动中韩自贸区谈判具有建设性作用。未来,中韩将在经贸、绿色环保、服务贸易、高新技术、金融货币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进一步推动达成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确保双边贸易额2015年达到3000亿美元的目标,访问夯实了两国关系发展的“压舱石”。在建立中韩自贸区问题上,20125月双方宣布启动自贸协定政府间谈判,迄今已举行多轮谈判。此次访问,两国首脑就签署高水平、全面的自贸协定达成共识,双方将会加快磋商步伐,为处于胶着状态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韩方由71人组成的“经济特使团”此次随同朴槿惠总统访华也意义重大。朴槿惠访华期间,参观了北京现代汽车厂和三星电子斥资70亿美元在西安投资的尖端半导体工厂。朴槿惠总统访华后,韩国企业又将掀起新一轮投资中国的热潮。另外,朴槿惠总统此次访华,中韩两国决定成立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承诺扩大教育、文化、媒体、旅游、青少年、地方领导人互访等领域的交流,两国民众之间的友好感情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朴槿惠总统执政后,将韩国一直遵循的“大国外交”顺序,即以美国为首,再访日本的做法,即所谓“美-日-中-俄”体制,修正为“美 -中-日-俄”的新顺序。朴槿惠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打破韩国历届总统第二次出访必去日本的惯例。对朴槿惠而言,中韩都是东北亚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两国关系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韩国不仅需要在朝核问题上获得中国的协助,同时在整个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问题上,也需要中国的合作,中韩关系的发展是半岛形势的“稳定器”。此其一。其二,韩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达另一瓶颈状态,必须尽快改变现状。中韩经济互补性强、贸易发展动力强劲。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和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韩国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201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563亿美元。发展更为紧密的中韩经贸合作关系,对于中韩两国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事情。

朴槿惠总统访华,还有几点值得关注。一是朴槿惠是韩国已故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精通汉语,喜欢中国哲学,被称为“知华派”。二是朴槿惠访华时巧打“人情牌”。朴槿惠总统此次亲点中国古城西安为其到访城市之一,打破韩国总统访华多选上海等地的传统。西安所在地陕西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政治故乡”,选择西安作为此行一站,表现出对中国领导人的友好情谊。再者,西安是中国内陆很具经济活力的城市。西安又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文化曾一度传播至韩国,对韩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访问西安能够从文化和心理上拉近两国间的关系,增进两国人民的情谊。三是借用“人文纽带”,推动中韩互信提升。朴槿惠总统的团队提出“先做朋友,后做生意”,以“人文纽带”作为发展与中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理论基础,以实现对美关系和对华关系的双平衡。

中韩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友好交往具有悠久历史。中韩建交 20 年来,双边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政治信任和经济合作在推动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中韩经济相互依赖产生的外溢效应有限,两国在朝鲜问题、历史认识和海洋权益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分歧,贸易摩擦也在逐渐增多,民间负面情绪大量存在。究其根源,在结构层面是因为美韩同盟的存在限制了中韩合作的深化,中国崛起改变了地区力量格局;在国内层面是因为民众民族情绪约束了中韩两国政府改善双边关系的努力;在互动层面则是因为中韩民间交流的有效性存在不足,相互认知存在错位。因此,一直以来中韩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方面,中韩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的重要共同利益,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和平、合作、发展、友好一直是中韩关系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双方在对美关系、对朝关系、相互认知方面又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些分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消除。面对日益走向成熟而又复杂的中韩关系,两国有必要调整对彼此的认知,以更加明晰的战略,切实巩固和扩大两国的合作,同时采取措施提高两国人文交流水平,改善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

 展望未来,中韩双边关系更需在“战略互信”和“民间交流”上下功夫。 “信”在东方文明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无信不立”的古训是中韩共同尊崇的价值理念。互信是朴槿惠政府对外政策的最重要基调,也是对华政策的首要原则。相比经贸合作硕果累累,中韩政治互信有待加强,需要从朝鲜半岛、东北亚地区以至全球角度出发,减少战略猜忌,增进国民感情,进一步夯实“战略”合作基础。朴槿惠总统的“心信之旅”,已成为中韩增强互信的一个新起点。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共同的文化记忆、相似的文化传统,则是沟通两国人民的心灵纽带。朴槿惠总统访华,两国领导人已就加强人文交流达成重要共识,两国计划将人员交流从目前的每年700万人次提升到2015年的1000万人次。这展现了未来双边关系发展的方向,即人文的交流与亲和将是新时期中韩关系的一大新亮点。中韩领导人的首次成功会面,将使两国建立起一种妥善处理相互关系的新方式,也必定能推动中韩关系的健康发展。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