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北京的绿

2018-11-5 16:38| 发布者: 家住北极| 查看: 438| 评论: 0|原作者: 李永芳 |来自: 北京老干部

摘要: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在房山县任县委书记。1983年7月10日,胡耀邦总书记到房山云居寺视察,当看到嘉庆皇帝的诗碑上写着:“信马陟坡陀,回首林烟漠”时,感慨地说:“我回首看不到林烟漠啦,见到的净是石头嘛!你们要 ...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在房山县任县委书记。1983年7月10日,胡耀邦总书记到房山云居寺视察,当看到嘉庆皇帝的诗碑上写着:“信马陟坡陀,回首林烟漠”时,感慨地说:“我回首看不到林烟漠啦,见到的净是石头嘛!你们要抓紧绿化造林,尽快恢复“回首林烟漠”的景观”。

“风沙紧逼”?

回想七十年代末的北京,每年春秋两季,风沙肆起,男人们出门穿风衣,戴口罩,女人围上各色的头巾纱巾,匆匆赶路,成为一道风景线。1977年8月,国际防沙会上更是把北京定为“受风沙威胁城市”。新闻媒体以“风沙紧逼北京城”为题进行报道,引起公众震惊。

(图片来自网络)

“绿色环抱”

在小平同志提议下,1981年12月,全国人大做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此后,中央领导集体每年春季带头在京义务植树,中央机关单位分区上山造林,驻军和市民积极参加义务植树。40年来,全市先后搞了“锁五龙”、“建五廊”、“景点绿化水涵养”、“三个环林”、“一个网”、“森林进城公园下乡”、营造“城乡隔离带”、“五河十路建绿廊”以及“百万亩平原造林”等工程,使北京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8年成功举办了“无以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受到广泛好评,新闻媒体又以“绿色环抱北京城”为题进行报道,赞扬北京绿化美化的成就。

(图片来自网络)

“绿化千佳村”

1987年我调任市林业局长。原来的林业,是以生产木材为中心的“大木头”观念,经费“等靠要”,林农“苦累穷”。去西山林场调研,老职工跟我说个顺口溜:我们爬山种树三十冬,荒山秃岭绿葱葱,人家走上小康路,我们还在当济公:鞋儿破,帽儿破,住的房子破,收入没有孩子多。

1990年,我在大兴区桑垡村,抓了一个治沙致富点。那年春节一上班,我和市县8名林业技术人员,骑着车带着行李来到这个村,住在大队部的老房里,本照“多干活儿,不给群众添麻烦”的理念,我们自己开伙做饭,生火取暖,和村民群众一起研究制定方案,一起干活植树,连续干了40多天,取得了成效。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村的北面,原来是1800多亩的流动沙丘,每年冬春,风沙铺天盖地刮进村子,村北的房子,被流沙吞蚀,后边的沙子过房顶儿,前边过窗台儿。他们说:沙区人太苦, 一天三两土,白天吃不够,夜里还给补。我们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把治沙治害,致绿致美,治穷致富结合起来,提出“四子一水” 的综合科技治沙方法。即:在沙荒的西北角造片林堵住风沙口,叫堵口子,用沟路渠电网络搭架子,在平整好的沙地上,栽植林带划格子,格子里面种植农作物和果树盖被子。每格约150亩,打一眼井,保证灌溉。一个春天,我们广泛发动群众,共植树9.45万棵,营造8条防风林带,围成8方格田,种上西瓜、黄豆、花生880亩,栽植梨树240亩,新打机井7眼,安装地下输水管道2500米。分包给农户经营管理,收入归己。一位80多岁的老党员,拄着拐棍,乐呵呵的到处看,逢人便说:共产党的领导好,改革开放好,把多少年来的这块心病治好了,沙滩变成了良田。到1994年,这个村的果品产量由2万斤提升到100万斤,人均收入由600元提高到3450元。桑垡村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绿色新征程”

大兴的半壁店乡原来是永定河流域沙区最穷的乡,他们从造林治沙开始,压住了荒漠,建成了半壁店森林公园和大片梨园,招商引资,走上了富裕路。我说他们是种了“三棵树”,一棵是生态树,压住了沙荒;一棵是摇钱树,大片的梨园;一棵是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通过调研,我们在全市提出实施“绿富”战略:“种好三棵树,大绿促大富”。

为实施“绿富”战略,推广试点经验,我们制定了北京市边远山区致富工程纲要,在7个山区县治理开发193条经济沟。启动了新植果树50万亩和改造老、杂、劣果园50万亩的“双五十万亩”果业工程,推广新技术,提高果品产量、质量,发展果树观光采摘园。利用林木资源,营建了森林公园,种植花卉,发展蜂业等,使北京林业步入了绿美富的新征程。

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教导,把北京的生态环境建设好,为建成美丽首都做贡献。


作者:李永芳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退休干部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