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九三年左右,单位一位同事手术住院,我去医院探视陪护。 病房里同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农村老大爷,不知不觉就成了唠嗑的伙伴。 老人家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你们上班的有工资,单位还可以分房子,可能瞧不起我们这些农村来城市做小生意的。我卖甏肉干饭已经十几年了,如今已经给自己的三个儿子,每人在城里都盖了楼。此外自己还有十几万的存款,你们上班的能行吗?脸上还露出得意的笑容。 卖了十几年的甏肉干饭,就挣了三套房和十几万元,有可能吗?可又想想素不相识,对我说假话有什么用吗。 那可是九三年呀,上班族有几人能自己买得起房子呀。上班族可能看不上卖甏肉干饭的这些小本生意人,可是卖甏肉干饭的还未必看得起上班族呢。 城里人可能觉得农村人都挺贫穷,有的还真可能看不起乡下人。可是进城后富裕起来的乡下人,也未必能看得起贫穷的城里人。真是车有车路,马有马路。 有时乘火车去济宁或回济南,在火车上经常会有不少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兄弟。因为自己以前是老知青,难免有些农民情结,免不了乐意和他们多聊几句。其中有不少是江浙和福建一带的农民,干建筑的比较多。他们觉得在济南挣钱要比在当地多,活也好找,大多都是通过在济南打工的老乡介绍的。所以千里迢迢跑到济南来打工。 他们一般每月收入约五六千,也有七八千上万的。有钱了,许多人都在当地的县城里买了房子。老婆在县城里陪孩子上学,老人在农村老家种点地。这样,一家人就分别在三个地方。没办法,农村上学一是教育质量问题,二是离家远不太方便,所以选择了城里,但在大城市定居的还不是很多。这类家庭结构,在城市的农民工中占比例不少。 有次乘火车,遇到一位家住微山岛的农民工朋友。因为我不小心碰倒了茶杯,热水都撒他裤子上了。我立刻跑到乘务室,拿了快抹布,想给他擦擦,口中连连道歉。可这位兄弟,就是不让我擦,还说我太客气了,倒弄得我心里更加内疚了。这一来,我们也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他如今在济南的一个高档小区搞建筑,月收入大约八千多元。我问他以前一直干建筑吗,他说以前在济南的海晏门一带卖早餐。每天大约早晨三四点,忙到八九点,炸油条,熬白洲,胡辣汤,月收入一般都在万元以上。因为城市拆迁,没地方了,才去干建筑。如果有合适地方还想去卖早餐。 所见所闻多了,脑子想的也就多了。看看今天的城里人,也大都在忙忙碌碌。大学生找个理想的工作也不容易,即便过五关斩六将,月收入一般也就四千元左右。且不说上学培训考试,还要花去父母的多少血汗钱。大街上发传单,送快递的也不乏城里人的大学生子弟。求职的能够找到理想工作的,机率如同彩票中大奖。 再看看北京的北漂,上海的海漂,哪一个没有一部辛酸史。真是苦了孩子也苦了家长。每一位求职,苦拼的年轻人,谁不是他父母的心肝宝贝,可怜天下父母心。 再看看今天的农村,年轻人大多也都去了城市。除去上学的,就是在城市就业和打工的。留在农村的大都是上岁数的人了。 想想当年文革中城市的知青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是响应党的号召,用实际行动来缩小三大差别。可是并没用见到城乡差别有多少缩小。 再看看今天的人数众多的农村青年到城市去闯市场,谋发展吧。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起。几年前的乱石岗,如今都变成了美丽时尚的高档小区。许多大城市的市貌变化,更是令人惊叹,才几年不去,竟怎么也找不到原来去过的地方了。 高速公路和高铁的飞速发展,在时空上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一位朋友讲,在济南送朋友回北京,自己还没回到家,北京的朋友打电话说已经到家了。 改革开放的确使中国城市的发展变化,创造了人间奇迹。所以众多的城市也就必然成为了广大农村青年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 不论是在建筑工地上,还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到处都有他们流下的汗水。是他们手中的一砖一瓦,成就了城市的飞速发展变化的奇迹。 他们在奋斗之中,自身也逐步融入了城市。有的已经在城市定居,有了稳定的家庭和相对稳定的生活。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里人。 而且城市市民和农村打工族,农民工之间的经济收入方面的差距,实实在在是变得越来越小了。这确实是大家都可以看得到的城乡差别的缩小。 由于不少的农民工离开了农村,所以农村的闲置房屋和土地,也越来越多。一些有经济头脑的城里人,发现了这一机遇。有的就在农村租房租地,办起了种植园、养殖场、农家乐及休闲养生园……于是又出现了城里人身份的新的“乡下人”。 改革开放也逐步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推进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融合、交流与发展…… 如今,在年轻人这一层面上,逐步就分不清城里人和乡下人了,这难道不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吗。 我是城里人,这句话还有什么意义吗,必将成为过去式。 作者:王克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