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2018年11月8日,是新中国第19个记者节,恰逢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开播70周年。 为隆重纪念山东人民广电事业创建70周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离退休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2018年10月25日,山东广播电视台离退休干部职工100余人赴淄博沂源参观学习。老新闻工作者们先后参观了沂源618战备电台、朱彦夫事迹展览馆,重温革命历程,学习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大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党性观念,也充满了身为山东广电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618战备电台 品味光辉岁月 以“看得见炊烟,记得住乡愁”为代表的沂源乡村,其原汁原味的田园景色,总给人洗心濯面的别致感受。而就在这抬头见山、低头见水的乡村背后,还隐藏着一种闪闪发光的红色文化,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时代发展留下的印迹,让沂源这片红色的热土,迸发着蓬勃向上的力量。618战备电台,即是其中之一。 10月25日,山东广播电视台离退休干部自济南乘车前往淄博市沂源县618战备电台考察学习。618战备电台,原为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战备台,位于沂源县鲁村镇峨峪村北山中,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战备电台,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备战备荒的时代背景下,1964年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将军接到了中央军委密电。为保证一旦发生战事党和人民的声音不中断,中央军委决定在华东地区秘密建设战备电台。接到命令后,杨得志将军亲自带队选址,最后决定在沂蒙山区建设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战备台,代号618。悠长静谧的山中坑道中隐匿着老式的广播电台和军事物资,为适应当时的战备需要,洞内不仅有各种电台设备,还有70余间房间,包括警卫室、战时指挥所、卫生室、阅览室、电台技术部等,反映着当时电台人员的点点滴滴,昭示着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618战备电台建好后,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派出一批批技术骨干力量,日夜值守,随时待命。由于保密工作的需要,除了电台领导层和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对战备电台台址和内部构造毫不知情,即便在此工作数年,几乎没有留下一张照片。许多老广电人虽然从事广电工作几十年,也是第一次走进这个神秘的战备电台旧址。 四十年过去了,如今的618电台已不再承担战备任务。2006年4月,2006年4月,618战备电台旧址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尘封了四十年的历史岁月,今朝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参观过程中,老干部们听取了对战备电台建设相关情况的介绍,实地查看电台坑道内部,观看历史图片和实物展览。老式的广播设备,彰显着当年的电台气息,仿佛让大家回到了往昔的峥嵘岁月。在参观考察的人群中,孙业英、杜春英、杨华,当年她们曾经在618战备电台奉献过青春年华,如今再次近距离面对这一件件带着历史尘埃的实物,回忆一桩桩令人耳熟能详的往事,她们为自己的青春无悔,为时代的腾飞骄傲。在战备电台坑道会议室里,老党员同志们还重温了入党誓词。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让每一位党员都感到心潮澎湃,深刻地感受到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朱彦夫事迹展览馆 传承时代精神 10月25日下午,山东广播电视台离退休干部职工前往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朱彦夫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朱彦夫的人生分为三段,他只要做好其中的任何一段都会是一个伟大的令人敬仰的人,然而他把每一段人生都活的令人敬佩。”沂源县党性教育培训中心主任黄照广同志和朱彦夫事迹展览馆的解说员热情接待了大家,详细地为各位老干部介绍了朱彦夫的非凡人生。 朱彦夫是全国首位“时代楷模”,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令人敬佩。朱彦夫十四岁参军,经历了上百次战役,在抗美援朝战役中,朱彦夫身负重伤,敌人以为他已经死了,结果他成了他所在的连唯一幸存的人。但是,这次战役夺去了他的双手双脚和左眼,朱彦夫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村担任村书记25年,带领村民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让全村逐步摆脱贫穷,过上了好日子。退休后,朱彦夫历时7年,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以前我们这里称为“三沟两岭”,那片山上梯田的面积都不抵竖着的面积的二分之一。全是靠人力从山体里边寻土再运上去;朱彦夫还带领村民们打了两口深井及两口十几平的方口井……”伴随着讲解员的介绍,老干部们参观了朱彦夫同志纪念馆,认真观看展厅的展品和图片,仔细听取张书记对朱彦夫同志生平事迹的介绍,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生动再现了朱彦夫同志当年英勇作战以及退伍后回村带领群众开荒造田的场面,真实反映了朱彦夫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涵。随后,党员干部在视听室观看了朱彦夫同志评选为“时代楷模”的影视资料,聆听了朱彦夫同志的感人事迹。 朱彦夫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勤俭朴实的优良作风和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给老新闻工作者们留下深深的心灵震撼和强烈的情感共鸣。触景生情,在朱彦夫的塑像前,山东台离退休党总支书记高学洲与大家驻足交流。他希望广大老党员老干部要不忘初心再出发,同频共振做榜样,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切实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做出老干部们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