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中国第一家乡镇企业职工大学

2018-10-19 10:42| 发布者: 泰安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1047| 评论: 0|原作者: 泰安市委老干部局|来自: 泰安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我长期做农村工作,深知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要有较快发展持续发展,走向大发展.必须从提高农村干部、农民的文化素质入手。发展社队企业(后改称乡镇企业)最缺的就是有知识的人才。当时最流行的口号就是从城市引进 ...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的创办为教育改革走出了新路子

我长期做农村工作,深知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要有较快发展持续发展,走向大发展.必须从提高农村干部、农民的文化素质入手。发展社队企业(后改称乡镇企业)最缺的就是有知识的人才。当时最流行的口号就是从城市引进人才,聘请一些从工厂退休的技术工人、师傅,有的出高价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所谓“借脑袋发财”、“借梯子上楼”。虽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不是长久之计。我到乡镇企业局形成的第一篇调研报告:《全区(市)发展乡镇企业的关键措施是什么?就是抓培养人才这个“牛鼻子”》,制定了“抓职工教育,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既是乡镇企业系统自己办学,培养实用人才,坚持数年必有成就。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是泰安市乡镇企业局主办的,是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乡镇企业大发展时期产生的。从1984年起,经历了从乡镇企业职工培训班、泰山乡镇企业中专学校、泰山乡镇企业学院、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至2001年6月由泰安师范专科学校、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市教育学院、市电大、市师范学校,五校合并组成泰山学院为止,历经15年,在此期间,为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批乡镇企业急需的备类人才。促进了全市乡镇企业的发展。全市从1984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2.1亿元、上缴税金5207万元,至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378亿元、上缴税金44040万元,总产值增加30.12倍,税金增加8.5倍。为了改变我市乡镇企业人才匮乏的局面。下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建立自己的人才培训基地。办好了,不但可以为乡镇企业培训人才,而且可以为农村输送人才。乡镇企业职工教育实际上是农民教育。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在乡镇企业职工教育问题上,认识到它不容易,真正抓起来更不容易,确实需要一种奉献精神,要有百折不挠、战胜:困难的毅力。这种办学模式,从当时背景上看实际上就是一种:“民办性质的社会办学”。

199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与大学部分师生合影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视察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办出了自己的特色,采取学校设专职教师和社会上聘任教师相结合,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国家发放学历的证书和市里地方发放的学历证书相结合。


自己办学和全国、全省的公立大学联合办学相结合。根据地方需求自设专业,培养实用人才,国家不包分配,哪里来再到哪里去,培养农村留得住的人才。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建立市、县(市)、乡(镇)、村、厂五级培训网络,各县市区都建立乡镇企业职工中专学校,以此为阵地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广泛的乡镇企业职工教育领导体系。实质上超到了整体对农民的教育,应该说意义深远,是一个创造。同时于1988年起山东省乡镇企业局与泰安市乡镇企业局合作,建立了“山东省乡镇企业职工中专函授中专学校”。由泰山乡镇企业学院承担教学任务,全省l5个地书和9个重点县设立24处分校283个函授站,97个教学班,配备专职教师253人,兼职教师691人,并开设企业管理、财务会计、机械制造三个专业,当年经省教委统一考试招收新生35266人。形成了一个全省性的乡镇企业职工教育的培训网络,这是在乡镇企业职工教育历史上的突破。为此,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在泰安市召开丁全国乡镇企业职工教育工作会议,推广了泰安的经验。



泰安市乡镇企业领导干部岗位职务培训结业第四期合影


泰山乡镇企业学院90级机电班毕业留念92年7月10日


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我市乡镇企业职工教育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这些年来,共轮训乡镇企业干部、职工40万人次,培养大、中专毕业生5万6千多人。从1985年起连续被省、市评为文明先进单位。1988年出席农业部在山东省文登市召开的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并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集体。1992年12月在省委召开的全省“科教兴鲁”经验交流会议上,作为典型单位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省长赵志浩同志在大会报告中肯定了“泰山乡镇企业学院,走出了地市办大学的成功路子……”。在会议期间《大众日报》发表了以《市地办大学的一个范例》为题的泰山乡镇企业办学经验的长篇调查报告。省委授予泰山乡镇企业学院“山东省文明单位”。1 993年1 2月,全国乡镇企业教育工作暨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教育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我市召开在大会上市局介绍了职工教育工作方面的经验。市局负责人被聘为全国乡镇企业职工教育协会顾问'学院负责同志成为职工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泰山乡镇企业学院、肥城市乡镇企业分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先进单位。泰山乡镇企业办学的经验,全国各大报刊都予以报导。1993年6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会费孝通同志亲临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视察。在听取了汇报之后,费老指示:“你们建立乡镇企业职工大学的经验很好。学生那里来那里去,国家不包分配,为当地经济服务。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在农村,成为”留得住”的人才,这很好。我在过去搞过一个为乡镇企业培养人才的大学,后来也成了国家包分配的了,培养的人才,回不到农村去。你们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一很好的经验。”原国家卫生部长、中顾委委员崔月犁同志于1991年11月6日,听了中央电台广播山东泰安办高等院校的新闻,即写了一封信指出:“当地民办(不是中央部门或省拿钱),定向招生,仍回原籍,不包分配,自理伙食,交点学费,从农村实际出发,聘请外地一些教学人员等办法,非常合适广大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我国农村经济不少地方发展得不错.但就是缺少文化科技,不把文化搞上去,科技当然也受限制。我知道宋健同志很同意你们以上广播的教育方针。因此,他们的星火计划搞得不错。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地方,鼓励他们当地民办,不以清华、北大一个模式向下套,不要分数挂帅,一概全包。以泰安的办法办高等院校,解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问题,要真搞起来,那可不得了,九亿农民可能在地球上是个大震动。”因此,我们回顾总结这段办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将这段办学的历史所形成的史料,以及实践证明所取得的办学的成功经验,记录下来,以作抛砖引玉之功效,作为后人成事之路。从1992年省委召开的“科教兴鲁”大会至今,仅10年时间,现在全省各市地都已办起了相当规模的地方办的大学。实现了省委的要求。

在办学的过程中,社会上多数人认为一个局办一所大学,不具备条件,持怀疑态度,本局有的同志观望,认为困难太大。总之,阻力很大,加之地方财政没有拿一分钱,建校投资几千万元的起动资金,都有市乡镇企业局自筹,可想而知困难多大,真可谓“千方百计、千辛万苦”能想到的都做到了。前后历经15年的努力,泰山乡镇企业大学开办成功,得到中央、省委各级领导的赞誉,以及社会承认,特别是得到了广大乡镇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支持,也是这项事业成功之本。这段历史用文字记录下来,作为一项智力启蒙,是有意的。30年后的今天,为农民办大学,培养热爱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有的提出办省级农民大学,值得提倡。


作者:孙继业,泰安市政协原副主席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