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弹指一挥间。难忘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伟大祖国从此踏上了一日千里的征程。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为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我是1977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批考生,1980年参加工作,是一名为农民朋友服务的农机工作者。刚参加工作,正值农村土地重大转折,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这一制度的实施,我国农机事业进入大规模的结构调整阶段,就我们县此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县、乡农机站逐渐解散,或转变职能。82年允许农民购置大中型拖拉机,84年允许购置小型拖拉机。但由于农民们那时手里还没钱,购买的人还是寥寥无几。经过几年的承包责任制农民手里有了点积蓄,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购机高峰。农民们排队购机,预交购机款,出现了一机难求的景象。这可以说是农机事业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腾飞。农民逐渐成为农机化投资和经营的主体,从此农机事业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之路。适应大规模城市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种植的需求,继拖拉机购买热后,还出现三轮车购买热和农用车购买热。有好多村达到了一户一机。全县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年都在高速增长。 2004年全国人大颁布了《农业机械促进法》。这部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使农机化事业又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机科研制造、鉴定推广、维修服务在更高水平上的运行。也是从2004年开始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既每年国家财政拿出大量资金直接补贴给购置农业机械的农民。补贴资金有的机具高达30%,而且补贴机具范围之广,囊括了所有涉农机具(农业、渔业、林业、畜牧业等)。我县今年的补贴资金高达四百多万,补贴种类涉及14个大类,35个小类, 99个品目。真正让利于广大农民, 使农民们得到了实惠。 由于这一政策的拉动,成为农机行业史上最光辉鼎盛的一个阶段,也是改革开放后农机事业的第二次腾飞,这个时间段从2004年至今。这个时期,农机专业户、合作社、服务组织应运而生,使农机化服务从组织、技术等各方面都在健康运行和发展。东北、华北等地区的联合跨区作业就是一道风景线,有的人风趣的说这是南征北战。就我县而言,机耕、机播、田间管理、机收等作业面积每年都在递增。我县农机总动力从1978年的17469千瓦增加到2017年的162060千瓦,翻了近十倍。 毛主席早在1959年就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就目前的水平虽然和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这四十年已经把机械化的进程向前推进了几十年,缩短了和他们的差距,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开始在世界农机方阵中占据一席之地。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也即将从初级阶段迈向中级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的征程,我们相信农业机械现代也将迎来一个 崭新的发展空间,在新时代下继续腾飞! 作者:施云,怀来县老年大学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