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工作就是党建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加强老干部工作。近年来,淄博淄川区离退休干部数量每年递增6%,截至2017年底,全区共有离退休干部5873人、党员2699人。为做好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淄川区坚持“在党建中注入文化活力、为文化活动赋予政治内涵”理念,注重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构建“党建+文化”工作格局,帮助离退休干部党员重新融入组织、融入社会,有力推动了新时代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 实行“三级联动”,创新组织体系。着眼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指导,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将全区72个部门单位、6个社区、4个社团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4个“联盟支部”划分为4个党建责任片区,形成了党工委—党建责任片—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动”党建工作体系。一是党工委做好“顶层设计”。党工委负责牵头抓总,制定党建工作意见,出台“三级联动”工作制度,指导党建责任片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党建责任片做好“中层督导”。一方面负责政策上传下达和制度督促落实,组织片区基层党组织每季度以“单位+社区+社团”的形式开展活动,吸引更多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另一方面做好典型选树,推选党建工作示范点6个,示范带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升;三是基层党组织做好“活动创新”。基层党组织结合自身特点,针对离退休干部党员思想和身体实际,积极创新活动方式方法,形成“一支部一特色”。今年以来,各基层党组织开展纪念党员政治生日、参观重点项目建设、参与创城攻坚、参加文体演出、投身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活动100余场次,参与离退休干部党员1500余人。 推行“党建联盟”,加强工作覆盖。为破解部分“小微”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员人数少、无法建立党组织、组织生活不严肃不认真不经常等问题,淄川区创新推行“党建联盟”机制,加强党建工作覆盖,着力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一是“组织联建”打破固有架构。组建4个“联盟支部”,将全区无法建立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32个单位的170名党员纳入其中,直属党工委和原单位双重管理,强化队伍保障、经费保障、阵地保障,确保党建工作有人员、有经费、有阵地。二是“活动联办”激活党建活力。党建责任片和“联盟支部”坚持“党建+文化”理念,立足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联盟支部”各单位党建资源共享,活动由各单位轮流组织。“联盟支部”组建以来,已经组织67名身体条件良好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到3个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参加了开放式组织生活,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组织归属感。三是“经验联学”实现互促互学。党工委及时总结“联盟支部”经验做法,探索实行“联盟支部”和驻地社区、老干部社团以及区直部门单位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之间活动联办、经验联学,推动“联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形成“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全区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实施“分类管理”,提供精准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精准服务的原则,根据老干部身体状况、居住情况、个人需求,将全区2699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分为4大类,针对不同类别制定实施意见,采取相应措施办法,为他们提供精准服务。一是针对身体健康党员,开展“特色党日”。组织符合条件的1523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每月固定开展理论学习、视察参观、建言献策、志愿服务、开放式组织生活等“特色党日”活动,有效解决了组织生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二是针对流动在外党员,进行“网上互动”。为长期居住在外的450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建立档案,通过网上e支部、微信群、电话等信息化平台,定期与他们沟通交流、互联互动,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正常、不经常、不方便等问题。三是针对年老体弱党员,开展“送学上门”。实行各单位分管领导和支部书记挂包责任制,定期为596名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干部党员送学上门,及时向他们传达党的老干部方针政策,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靠上解决思想问题和生活难题,把党组织关心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四是针对患病卧床党员,进行“暖心慰问”。针对患病住院、卧床不起、行动不能自理的130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帮助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辟看病就医“绿色通道”;各支部建立定期联系制度,积极开展“暖心慰问”活动,对符合特困帮扶救助条件的按照相关规定帮助申请救助基金,解除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