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14:30,中共党史研究室二部原主任郑谦,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姚桓,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所长颜晓峰做客中国文明网,就“党的群众工作”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据我了解三位都参与了这书的选编工作。那么我们选编的实际意义就是指导我们的工作。那三位能不能结合这本书谈谈如何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话题呢? 颜晓峰:刚才我的插话和这个问题有关系。这几年我们党对社会管理的问题随着对社会建设的重视和加强,社会管理的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这次《摘编》也选编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重要论述,通过学习《摘编》关于社会管理的重要论述,我感到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中领悟一些东西。通过学习《摘编》我看到胡锦涛同志在今年年初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研讨班上讲话中就讲到: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也就是说把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统一起来理解和把握。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社会管理实际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为谁管理的问题。我们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按照《摘编》中胡锦涛同志所论述的那样: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讲社会管理都是为了使人民群众感觉生活得更好、更幸福、更有安全感。这是我们所讲的为谁管理的问题。 颜晓峰:同时通过学习《摘编》我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加强和改革社会管理包括创新社会管理实际上还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靠谁管理的问题。在《摘编》中也提到,要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新局面。社会管理并不是仅仅把群众当做被管理者和管理对象,而是说我们要把群众作为管理的主体、作为管理的依靠力量,社会管理这么庞大、这么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仅仅靠领导机关肯定是不行的,而且这种思路也是不符合我们群众工作、群众路线的,我们要动员和发挥广大群众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工作中。也就是说要由群众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生活秩序和管理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