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临淄区立足离退休干部独特优势,通过“一建三促三推动”活动,组织引导老同志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为加快建设生态美、环境美、生活美、身心美的特色田园乡村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建立“银发人才”资源库,提升人才支撑。今年以来,区委老干部局、区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启动了“银发人才”工程,将全区从事专业岗位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离退休人员,分专业建立“银发人才”资源库,通过搭建“银发宣讲团”“银发文艺志愿团”“银发网宣队”“银发人才工作站”等平台,组织引导他们发挥优势特长,投身乡村基层服务,推进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目前,共吸纳各类退休人才935人,在推广农业技术、乡村治理、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服务当地农民、造福乡邻。 二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发展。“银发人才工作站”牵线区退休专业技术协会,针对齐陵、皇城农民蔬菜销售难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写出了《关于做大做强临淄蔬菜产业的调查报告》,为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针对金山镇山区土地少、灌溉困难、“靠天吃饭”,农民增收难问题,退休老专家们跑济南、到泰安,寻找各种适合山区种植的经济作物,研究提出了《山区核桃种植的可行性报告》,成立了金山镇核桃种植经济合作社,切实解决了山区农民靠山增收问题。还有部分老干部在高温大棚蔬菜种植、帮扶大学生村官、推广农业新技术上积极发挥余热,通过“传、帮、带”方式手把手培训本土人才,传递正能量,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三是促进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治理。区“银发宣讲团”“银发网宣队”积极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带头支持党委政府工作,积极开展孝老敬贤、扶贫济困、爱心慈善、关心下一代等公益活动,在邻里协调、民情联络、文明教化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区关工委组织“五老志愿者”深入农村,以推广传承好家教、好家风、好家训为切入点,开展传承良好家教家风活动,创建文明家庭,以“家风”带“乡风”,以“家风”促“作风”,以“家风”建“民风”,积极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退休教师石子永回村义务担任“红白理事会”负责人,积极倡导改革婚丧习俗,引领新乡风,10余年坚持免费为村民写春联、婚联、挽联,义务为乡邻理发上万人次,自费收集整理抗日英雄事迹,出版了《渤海骄子》一书,被多所乡村中小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 四是促进生态文明,推动绿色生活。以建设“家敦民富大气精美的现代化临淄”为指引,广大离退休干部自觉践行科学理性、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家家爱整洁”绿色创建活动,带头取暖“气代煤”、文明生活“旱厕改造”、房前屋后“美化亮化”,带头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理念成为家人、邻里和周围群众的生活自觉。皇城镇率先在全区推行“气代煤”工程,离退休干部带头安装天然气,并积极做好入户宣传、政策解答、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使得37个村的“气代煤”工程顺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