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山西省离退休干部优秀党员标兵李步福 李步福是山西省柳林县的一名退休干部,今年63 岁,1971 年入党,同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公社主任、下乡办主任等职。长期的基层工作,使他对“三农”工作充满了感情。2002 年,他离岗后,婉言谢绝了许多企业的高薪聘请,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亲友的劝说,毅然回到家乡后冯家沟村,带领农民开始了脱贫致富的新生活。 后冯家沟村是县城以北最偏僻的贫困山村,集体没收入,干部没人当,欠款十几万,是远近闻名的贫穷落后村。由于土地贫瘠,多为沟坡地,种地不打粮食,满山荒地连片,村民大多无固定经济来源,全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村内路面坑坑洼洼,唯一通向镇里的公路是红砂石崖路,又窄又陡,宽度不足三米,多年失修,常年不通车,制约着全村经济的发展。面对这个闻名的穷村庄,他默默下了决心,发誓要摘掉家乡的“穷帽子”。 回村后,乡党委书记找他谈话,让他担任村支部书记,他说:“书记还是让原来担任过村干部的同志担任,他们有了补助,工作就有积极性,我只担任副书记,协助书记工作。”就这样新村委班子组建起来了。 改变家乡生存环境成了他的首要任务。一上任,他就通过多种渠道向各级部门筹集资金300 余万元,带领本村的十几位老弟兄挖土、凿石、筑坝、修渠、修路,一干就是十年,他们在峰源沟内新打石坝六座,劈山填沟造田40 余亩,并利用四座石坝以坝代路,打通了村民的过沟通道。拓宽改造了两公里的镇村公路,完成了整体公路建设的1000 米长的路基、400 米长的排水道、七处涵洞的砌筑任务,宽度为4.5 米的路面改造、硬化任务。2010 年新修排洪渠360 米,其中涵洞过顶路面50米,露天水渠310 米。完成了全长两公里的三条街道、13 条巷道、80 个院户户通路面改造硬化任务。这一项项工程的顺利完工,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2006 年,就在四座石坝即将竣工,工程进展最为关键和最为忙碌的时候,突然家里来电话,妻子患了宫颈癌已到了中晚期,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否则有生命危险。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时村里大坝被洪水冲塌,村民处在悲观与失望之中,干部们对再次修复大坝信心不足,心有疑虑:一怕没资金,二怕白忙活。李步福一边与干部们争执不休,立下生死誓言;一边向村民说情,拿自己的工资作承诺,同时亲自领工,坚守工地,带头参加劳动。他坚定的意志,鼓舞了大伙的士气,修复大坝工程再次上马。在热火朝天的筑坝过程中,妻子生命的危机、筑坝工人多次发生事故的责任、筑坝资金没有着落的压力,使他心乱如麻,思绪万千。他只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明村里情况,将妻子托付给妻妹全程护理。妻子将要手术的那天,他带着双重任务到了太原,首先到省新闻出版局扶贫工作队汇报工作,汇报时,一时难忍,泪水下落,哽咽难语。当李锐锋局长得知他的处境后,立即安排扶贫队长去医院看望他的妻子,并解决了30 万元补修大坝的资金。待他回到医院后,看到躺在病床上还没有清醒的老伴,顿感伤心,又一次落泪了。 由于长时间的劳累过度,他的体力不断减退,贫血严重,体重降到82 斤,几次晕倒在工地上。支书背着他通知了他的家人,他的妻子带病来村里陪他,输液不见效,他的儿子又来村里要接他回家,他大发脾气,执意不回,最终母子俩双双落泪返回县里。这一哭,他才意识到,她是患有癌症的病人啊。患难之交见真情,夫妻之恩比海深,几天后,他的体力实在无法支撑下去,呼吸困难,头晕眼黑不能站立,家人两次来到村里才把他接回去住进医院。 2009 年,拓宽改造镇村公路建设时,为争时间、抢速度,他从早到晚每天10 多个小时不离工地,中午吃在工地,休息在工地。责任心、事业心,逼着他没有任何退缩的余地。悬崖砌石让人提心吊胆,在20多米高的悬崖半空工作,砌筑工不敢下崖,他第一个冒险下崖,清除砌面积物。在开山凿石现场清理堆积料石时,突然出现塌方,他连人带石翻滚到四米深的乱石坡底下,当即昏迷过去。 回乡十年来,他知道钱对于村里建设是多么重要,他尽心尽力地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村里工程建设上。他吃住在办公室,一切生活用品、烟酒吃喝都自己掏钱。不吃集体饭,不拿集体土特产,从家里背粮自己做饭,水煮青菜挂面汤,稀饭拌汤是他的家常便饭。作为村支部副书记,他从不批条子、报条子。年年跑资金,年年资金不足,年年需要垫钱。2004 年他背着老伴将家里仅有的4.8 万元存款拿回村里垫支,一垫就是八年。在他的带动下,全体班子成员主动垫支8.6 万元,直至现在还未还清。 一直以来,他反复在想:改革开放几十年,村民们还是过着紧衣缩食的生活,人家都能致富,我们为什么不能?于是他提出了发展三大产业的思路:眼前富输劳务,长远富栽枣树,弱体群众养畜牧。他把劳务输出作为主导产业,青壮年劳力全部外出,90%以上的人掌握了不同类型的专业技能。以红枣林为主的经济林建设作为基础产业,人均百株树,实现了宜林面积覆盖率90%的目标。集体新建标准化猪舍28间,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股份养殖。三大产业去年收入近300 万元,人均达到6500 元。 退休以来,李步福全身心投入农村建设,做自己想做的事,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他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最快乐的人。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对党忠诚;作为一名农村土生土长的老干部,他为家乡的建设奋斗不息;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他关心农民疾苦,决心奉献到底! 李步福学习上级文件精神 李步福为树苗浇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