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青岛市委党校312教室掌声雷动,全市4个优秀党支部代表在这里作典型发言。首位发言的李沧区人大常委会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洪浩同志的发言内容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称赞。在常委会党组和离退休干部党工委的关心、指导下,人大老干部支部积极为老党员做好组织、管理、引导工作,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老干部党建工作扎扎实实、成效显著,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党支部。
这仅仅是李沧区推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一个缩影。李沧区共有单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6个,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不断完善党支部建设基础工作,从加强党员教育、加强支部班子培训、丰富活动形式、注重作用发挥等方面入手,巧打“组合拳”强化党支部建设。
一、打好“教育学习拳”,强化思想引领
党工委始终宣传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老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在学习内容上,一是坚持国家及党的大政方针“必须学”。全国及省市区“两会”召开后,第一时间下发通知,由支部召集老党员进行学习。十八大、十九大及各届全会召开后,各支部组织党员通过聆听讲座、观看视频、召开学习讨论会、通读原文等多种形式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为支部配发了新《党章》和新《宪法》,保证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先进性,使学习活动与时俱进。二是坚持时政热点“及时学”。对于老同志们关心关注的国际国内热点事件,及时组织大家学习。如,定期邀请市委和区委党校教授为老党员们讲授热点和时政分析。为支部订阅了《老干部之家》、《支部生活》、《党员干部之友》、《老年教育》等报刊、杂志,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三是坚持先进事迹“经常学”。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积极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汲取榜样力量。组织老党员聆听刘真骅同志题为《知足感恩奉献》的报告、周保章先生“家风”讲座、雷锋班第二任班长庞春学讲述雷锋精神等等。在学习形式上,根据老党员的身体和年龄情况,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地开展学习。人大党支部从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支部全体同志手写学习体会;政协党支部每两个月开展一次集体学习,风雨不误;兴华路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定期开展上门送学,不让任何一个党员掉队。
二、打好“组织建设拳”,筑牢战斗堡垒
俗话说:火车离不开车头,帆船离不开舵手。一个党支部如果没有好的班子,将会一盘散沙,失去战斗力。李沧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把强化班子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督促、指导各支部在所属党组织领导下,按照“政治坚定、不计名利、乐于奉献、能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身体健康、群众威信高”的原则,选优配强党支部领导班子。各支部坚持从离退休干部党员的身体、年龄状况和居住地分布情况出发,合理设置离退休干部党小组,不断创新形式,为学习活动创造必要条件,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探索一条既科学规范、又不强求一律,既严格要求、又不脱离实际的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新路子。
三、打好“多彩活动拳”,丰富文化生活
党工委积极组织离退休老党员开展适合他们特点的、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活动。几年来,经常组织老同志到教育、卫生、民政、城建等有关单位参观考察,还通过走出去看一看的办法,先后组织老党员到黄岛、红岛、莱西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此外,还经常开展摄影、绘画、书法、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每年一次的趣味运动会一直广受老党员的欢迎。这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体质,活跃了气氛,增进了友谊,形成了团结、友善、和谐的党内氛围。
四、打好“先锋引领拳”,积极发挥余热
“只有退休的干部,没有退休的党员”。离退休党员干部是党员中的先锋队伍,党工委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发挥余热。成立的老干部“先锋智库”调研团,每年围绕教育、文化、社会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3次基层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多次得到区委书记的肯定性批复。党工委还组织开展“讲奉献、献余热”活动。李沧区老年大学成立于1992年,区人大老干部党支部李洪宝同志担任第一任校长,现在由郭淑瑾同志担任第三任校长,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武全海同志担任李沧区老干部协会会长,几年来,在他带领下,协会强化组织、队伍、制度、硬件基础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了全市同行的佼佼者。区政协老干部党支部袁学法同志担任区关工委主任,关工委多次获得全省、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这些老党员离、退休而不休,尽心尽力做好新从事的工作,为我区老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退休干部全面纳入老干部局管理服务工作的展开,青岛市选取李沧区作为老干部工作由“转型”向“定型”跨越发展的试点地,李沧区委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迎难而上、创新探索、先行先试,积极构筑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新机制,力争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贡献“李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