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军团进驻水尾镇胡家铺,与当地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留下了一个个动人故事—— 1936年1月8日红二军团在贺龙、任弼时的率领下,进入岑巩县境,在水尾镇的10余个村寨宿营,驻扎了一天一夜。回忆起76年前红军进寨的情景,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胡家铺85岁的老党员高应东仍是历历在目。 1月9日,贺龙率领红4师第12团离开胡家铺,1月10日,红二军团主力从羊桥兵分两路,在江口县平牙会合后,进驻凯阳。1月11日,军团主力直逼江口,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圆满完成钳制敌人的任务,同主力胜利会师。“那天傍晚,红军一支队伍来到我们寨子驻扎下来,军部的几位报务员,把无线电发报机设在隔壁的胡春生家里。”高应东回忆道。 贺龙军长当晚就住在我家的厢房楼上,在我家正房左边里头那间办公。”胡春生的孙子、70多岁的胡光珍说。这间屋子是胡春生家的骄傲。 红军来之前,村民听信了欺骗宣传,说什么贺龙的队伍杀人不眨眼,惯于打家劫舍,是妖魔鬼怪……加上不了解红军,纷纷躲藏到附近山上的树林里,村里只留下一些跑不动的老弱病残。胡春生家的木匠黄友满父子觉得自己没啥财物,就没有离开。 “红军对我们很好,不但请我们吃饭,还送衣服、鞋子给我们,特别是贺龙军长,还和我们拉起了家常。”黄友满父子回忆道。 贺龙得知情况后,连忙要求红军战士到附近树林里把当地群众找回来,并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动员他们参加红军干革命。 很快,其他村民也发现,贺龙带领的这支红军队伍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彬彬有礼,还开了恶霸地主的粮仓,救济穷苦大众;他们在街上买东西,都是公平买卖,付了钱才拿走;他们帮着孤寡老人、穷困百姓砍柴挑水;他们到处书写宣传标语,宣传共产党的政策,深得民心。 “我记得很清楚,民国25年,红军从水尾胡家铺出发后路过我家门口的时候,还送了我家两口盆。”高应东说。 1月9日凌晨5点左右,贺龙率领这支红军队伍离开了水尾镇,临走时,胡家铺和周边几个寨子19名当地青年参加了红军。一路上,红军留下了许多宣传标语,贺龙和红军亲民爱民的故事,一直在这一带广为传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