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安丘市采取“四零”模式,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做深、做细、做实流动老干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探索建立“镇住城区老干部党支部”和党小组,使之成为联系镇住城区老干部的纽带和桥梁,让流动老干部党员“流动不流失、流动仍有家”。 台账管理,确保流动老干部党员“零流失”。为全面掌握镇街区到城区居住的离退休干部情况,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对全市流动离退休干部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建立《各镇街区住城区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台账》,对流动老干部党员原工作单位、外出流入时间、健康状况、子女联系方式等情况进行逐一登记,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组织先行,确保流动老干部党员待遇落实“零空白”。借助兴安街道老干部党总支班子坚强、制度完善、活动经常的优势,对该市距城区较远的9个乡镇,建立镇住城区老干部党支部,纳入兴安街道党总支管理,由街道党工委明确、细化流动老干部党员的服务范围、内容和任务,同时分解责任,明确到人,确保每位流动老干部党员有人问、有人管,消除待遇落实“空白点”。 创新方法,确保流动老干部党员教育“零遗漏”。每月20日召开党小组长例会,集中学习。依托微信公众号、离退休干部党建网等新平台,每月制订学习计划,发送学习资料等,让流动老干部党员离得再远也和在家一样实现信息共享和不间断地自我学习,做到教育不脱节,管理不断线,离乡不离党。 深化举措,确保服务流动老干部党员“零差距”。 一方面,提供阵地、经费保障。在兴安街道老干部活动中心为他们安排了学习活动场所,使他们有正常的组织生活。每年拨付党费5000元,专门用于镇住城区老干部党支部学习和开展活动。另一方面,积极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每年组织各镇党小组长进行一次健康查体;每人赠阅一份老年刊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