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表彰大会上要求发挥老干部具有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组织引导老同志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平邑县国家税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总局、省局、市局国税工作会议精神,以“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为价值取向,通过推行“党员老干部导师制”、举办“干部退休仪式”等创新举措,把老干部工作与国税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发挥老干部余热,将老同志几十年从税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新进公务员,引导新录用公务员“扣好”税务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充分实现“老带新、新敬老、心连心”的和谐培养目标,在全局上下形成干事创业、薪火相传的良好氛围。 一、新时代国税事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我国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国税系统也不例外。以平邑县国家税务局为例,该局现有干部职工204人,其中在职职工136人,离退休68人,老干部占全局职工人数的33.33%。随着时间的推移,离退休干部占职工总数的比重还将不断扩大,新时期国税事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国税干部队伍老化严重,党员老干部缺乏发挥作用的平台。大多数党员老干部党性都很强,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政治经验,也有着发挥作用的强烈愿望,需要有一个有效的载体和平台满足他们的愿望。然而受老干部身体条件、精神状况、居住地点等条件制约,传统的老干部活动多流于形式,就是念点文件、读读报纸,活动枯燥无味,不能体现不同经历、不同文化、不同兴趣等老干部的不同需求,缺乏更加积极有效、更加让老干部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和载体平台。新时期,破解国税人员老化和党员老干部作用发挥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国税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二)税收事业快速发展,新进公务员迫切需要思想引领。人才培养是国税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税系统新进公务员队伍不断壮大,以平邑县国家税务局为例,近三年内招录公务员16人,占全县国税系统35周岁以下青年干部总数的69.56%。青年税务干部总体现状是积极的,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新进公务员刚刚走出校园、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但在工作经验、思想稳定等方面缺乏教育引导,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心浮气躁、作风不实、脱离实际、满足现状的现象。如何引导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培育“以税为家”的税务情怀、实现国税文化传承和税收事业发展的目标已经成为国税队伍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 二、多措并举,实现老干部工作和人才强税战略有机融合 近年来,平邑县国家税务局党组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对离退休干部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会加强、不会削弱”的要求,在实施“人才强税”战略过程中创新形成了“党员老干部导师制”新模式。 (一)创新队伍建设机制,结成薪火相传的对子。“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干部是改革兴税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广大党员老干部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对国税事业怀有深厚感情,具有深切地税务情怀。平邑县国家税务局辩证施策,形成了助力国税事业发展的“两仪式一机制”。一是举办到龄干部退休仪式,增加对退休干部的人文关怀,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二是举办“导师带徒”拜师仪式,进一步明确师生关系。对12名党员老干部颁发导师聘书,让他们与新进公务员“一对一”结成对子。三是创新人才评定机制。在新进公务员年度考核、试用期满定级等方面,由老干部导师和人事部门共同进行操行评定,充分听取老干部导师意见,以此作为新进公务员评先评优、转正定岗的重要参考。 (二)探索特色活动形式,扣紧理想信念的扣子。一是拧紧青年税干的理想信念总开关。每逢重要节日带领新进公务员到九间棚展览馆、八路军115师桃峪高干会议旧址等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使新进公务员产生深层次的共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二是组织开展“讲税史传税魂”系列活动。党员老干部面对面的向新进公务员分享自己的从税经历和工作感悟,对年轻人进行税收“红色教育”,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老局长岳茂祥多次参加新录用公务员报到会,讲述了他在抗洪救灾、税收征管改革中辉煌、充实又难忘的峥嵘“税”月和心路历程。“鸡毛求税”、“军用品之争”、“石头缝里找税源”等一个个真实、鲜活、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现了平邑税收历史、税款征收、税务文化等发展变化过程。新进公务员从润物无声的讲述中了解光荣税史、感悟税务人生,涵养税务情怀。三是组织拍摄《沂蒙情
国税魂》宣传片。平邑县国家税务局积极响应市局“走红色沂蒙路,铸当代国税魂”的号召,利用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载体,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展现老干部风采,讲好国税故事,弘扬国税精神,传播国税声音。 (三)丰富教育引导方式,墩好兴税强税的苗子。为使新进公务员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将所学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工作中,平邑县国家税务局创新开设“三味”大学堂。一是理论学堂党味十足。利用“微党课”、“网上e支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学习党员先进事迹,增加“学、思、感、悟”环节,打牢年轻人的思想理论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是实践学堂锤炼作风。以党员老干部为蓝方,新进公务员为青方,寓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老带新,青蓝共进,让学习内容带泥土、沾露珠、贴实际,培养新进公务员扎实的工作作风。三是青春学堂趣味横生。成立“匠心税月”大讲堂,突出文化引领,定期开展读书会、微讲座等活动,把老干部丰富的人生经验生动灵活的传授给新进公务员,激发他们“时时向好、事事向好”的内生动力,形成“薪火相传代代新”
的良好局面。 (四)强化廉洁从税意识,修齐成长成才的枝子。一是举办书画培训班。由具有书画才能的党员老干部指导新进公务员进行书法、绘画创作,让新进公务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打牢廉洁从税的思想基础。二是适时开展廉政谈话。每逢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或税负调整等敏感节点,老干部导师结合从税实际和身边案例,对新进公务员进行“一对一”的廉政谈话,教育他们规避廉政风险,守住廉政底线。三是抓好警示教育。由行动方便的老干部带领新进公务员走进廉政教育基地、看守所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通过现场参观、听取报告和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引导青年税干算好“人生四笔帐”,警示警醒新进公务员耐住寂寞、抵住诱惑、守住底线。 三、以老带新出实效,国税事业崭新篇 平邑县国家税务局党员老干部导师制实施以来,在深化党的建设、和谐队伍、促进业务和传承国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实现了老干部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统一,形成了组织与个人双赢的良好局面。 (一)党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借助党员老干部导师制,平邑县国家税务局有效地破解了离退休老干部支部党建工作管理难度大、活动形式单一、管理合力不强等“老大难”问题。老干部在参与推行党员老干部导师制过程中发挥了余热,施展了才干,丰富了精神世界,体现了个人价值。自导师制推行以来,老干部们在青年干部培养上尽心尽力,真正将年轻干部当成自己的孩子,悉心教导,助力青年干部成长成才。老干部们“离岗不离责,退休不褪色”,有效推进了全局党建工作的深入发展。在去年10月份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开展的“全市离退休干部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创建”的评选活动中,县国税局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受到特别表彰。我局撰写的《平邑县国家税务局以“互联网+”架起党支部与老干部的连心桥》一文,荣获市委老干部局、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颁发的创新案例二等奖。我局刘文江同志,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二)国税文化有效传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平邑县国家税务局根植平邑沃土,深入落实“干在实处、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坚持以文化人添动力、增活力,将老一辈税务人的宝贵经验、优良文化传统和税收红色基因”传递给年轻一辈税务人,为税收工作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支撑力,不断推动国税文化代代相传、国税事业代代向前。 (三)队伍建设和谐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是国税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邑县国家税务局树立人才是第二税源的思想观念,深入挖掘利用老干部在政治、经验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形成的党员老干部导师制充分实现了“老、中、青”等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才和谐发展。该局举办的到龄干部退休仪式,在全局形成了“意气风发的来,轰轰烈烈的干,热热闹闹的走”的良好氛围,让老同志在美好的祝福中和欢声笑语里感受人文关怀,极大地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举办的中层干部座谈会,有效地提升了中层干部的目标站位,增强了中层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举办的青年干部座谈会,倾听青年干部心声诉求,激发了广大青年干部攻坚克难的勇气、勇争一流的锐气,全局上下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形成了“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局面。 (四)税收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一是税收收入不断提高。该局2017年税收收入历史上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收2.68亿元,增幅34.43%。二是新进人才成长迅速。该局12名新进公务员在全省执法资格考试中全部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实现了100%通过率,在全市名列第一。三是税收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该局在全市国税系统“业务大比武”中, 1名同志进入行政管理类前15名,2名同志进入税务稽查类前15名,1名同志代表市局参加省局纳税服务业务大比武,5人考取在职研究生,1人考取会计师资格证书,6人入选市级以上各类人才库,人才梯队正在逐步形成。 薪火相传扬帆起,不忘初心续远航。新时代,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国税梦”,关键要靠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里,平邑县国家税务局将始终保持登高望远、广揽博用的心怀与姿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推动如“党员老干部导师制”这样的人才培养制度落实落地,为党员老干部发挥余热搭建平台,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加油助力,为加快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地人才支撑和不竭的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