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怪心酸的。我常坐公交车,很少有人给让座。有一次上来一位大娘,站都站不稳,我忙给让座,她说她80多了,我笑道:咱这是60多岁的给80多岁的让座。周边坐着的年轻人虽然面带尴尬,却无人动一动身。 也罢,对此我是这么想:不给我让座,说明我身板好,不像站着费劲车一晃就要倒的老人;再者,人家不让座,可能还有人家的缘由:身上哪儿不好受了,胳膊腿可能伤着了,年轻人也有血压高的,这会儿高压200,你还让人家站起来? 再有就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条件都好。过去一间屋一张桌,来客人了,你就得让地方。说我写作业呢,大人准吼:写什么写,一边去!态度虽生硬,但一来二去,孩子也就知道自己啥时该在什么位置上。如今行吗?如今孩子都是家里老大,从小高高在上,姥姥抱姥爷扛,一帮大人围着转,如此过来,上车不知道让座,也是正常的。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在有的城市,年轻人、中年人、中学生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已然成为公交车上的一道风景,有时候甚至是几人同时起身为一个人让座,那温馨的场面给人无限的温暖。英雄城南昌,就是这样的城市。 再说郑州那位向女孩儿施以老拳的“老人”,你是从哪个年代穿越过来的?不知道如今孩子比大人金贵?要么你就是看“武林风”看多了,打麻将给人家点炮点急了,总之你挺大岁数不知自尊,竟和孩子一般见识。十几岁的小姑娘,跟自己的孙女一般大,娇嫩的花朵,你怎么就能下得了手! 当然,我想这位打女孩儿者,偌大年纪还挤公交车,可见也不是财大气粗一贯动手伤人的;当时车上没让座的肯定还有别人,却拣小女孩儿下手,看来又是欺软怕硬的。有句老话叫一失足成千古恨,此番可谓一挥拳而铸老来悔。若是一时冲动,事后就该深深忏悔。从道德修养上讲,何为“为老不尊”?这做法就是。动不动就挥拳,再大的岁数也没法让人尊重。从法律上讲,她不让座不犯法,你打人,却触犯法律。如今打伤了小偷都不行,何况是一个女学生。倘若女孩儿由此得了毛病,人家报案,你还真就“摊上事了”。 孔子曰:“壮年戒斗、老年戒得。”想想,春秋时期的人们营养肯定跟不上,故人一老就没力气争斗。现在不然,吃得好,保养好,还锻炼,也不上班,晚上喝补酒,早上起来一身蛮劲没处使,撞墙撞树地练功夫,汽车来了眼皮都不撩,有种你撞个试试?如此,还就得提醒咱老年人也要“戒斗”,别为一点小利得不到就斗狠。否则,碰见个更强横的,让人家打了,自己身体受不了;打了人家,一时痛快了,却“摊上大事”,日子过不消停,外人讨厌家人埋怨,长了,自己也受不了。 说来是极巧了,也是在郑州,还有20几位老人上街倡导“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说是年轻人工作辛苦乘坐时间也长。对此我想如果不是“治气”,不是有意反着说,“老的给少的拜年”,这些学雷锋老模范的精神还真值得赞扬。可话说回来,公交车不是公园,脚下是晃动的,你老胳膊老腿站都站不稳,你让座,谁敢坐? 依我看,与其如此,没啥事,高峰段别乘车;一两站地,就步行,只当锻炼了。特别是胸前挂免费证的,有的得好几个人又拉又推才上得了车。就说是有这待遇,但不花钱的事也得掂量着做。就好比饿极了,面对一桌子好吃的,不要钱,明白的得先喝点稀的,要是吭吭几卷子大饼夹肉,饱了,一喝水,一涨,非撑坏人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