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胃肠息肉常见问题解答

2013-6-27 17:27|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878| 评论: 0

摘要: 本期专家:郭洪亮山东省肿瘤医院外四病区(胃肠外科)主任,研究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胃肠肿瘤外科高级访问学者、副研究员。中国抗癌协会委员、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胃 ...

本期专家:郭洪亮

山东省肿瘤医院外四病区(胃肠外科)主任,研究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胃肠肿瘤外科高级访问学者、副研究员。中国抗癌协会委员、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胃肠专业组委员等。

擅长领域:主要进行腹部肿瘤外科的临床治疗及研究工作。对结直肠及胃癌的早期诊断、各种复杂手术及综合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能熟练完成各种复杂胃肠肿瘤手术、腹膜后肿瘤及联合脏器切除等复杂手术;对低位直肠癌保留盆神经手术及各种保留肛门手术和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经验丰富。

坐诊时间:周二上午

医生手记:提起息肉,很多人都不是很重视,认为体内长个肉瘤无大碍。但是并非如此,特别是胃肠道息肉可不能轻视。胃肠息肉是一种行内公认的癌前期病变。许多胃肠道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尤其是腺瘤性结肠息肉,癌变率更高。胃肠息肉是老年人多发作、通常病,往往因年龄大心肺功能差,给外科手术治疗带来一定的障碍。另外,息肉越大,癌变的机会也越大。所以,一旦发现有胃息肉,一般都主张内镜下摘除,目的是预防息肉癌变。由于胃肠息肉多数没有临床症状,因此,年长的、有家族病史的胃肠息肉患者,最好每隔一两年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

问题解答:

一、胃肠息肉是怎样得的?有没有明显的症状?能否自检?

我今年60岁,吃饭没有胃口,身体消瘦,有时便血,怀疑是胃肠息肉,请问胃肠息肉能否自检?有什么症状?——李钦池(聊城)

答:胃肠息肉就是在胃肠道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其中,胃息肉和结直肠息肉最常见。胃肠息肉大多为单发,多发约占20%,少数患者胃肠道内息肉数量很多,称为胃肠道息肉综合征。胃肠道息肉本身并没有什么症状,只有在伴有合并症时才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或出血;幽门部带蒂息肉凸入幽门时往往引起间歇性幽门梗阻。

结直肠息肉如果较大,经常受到粪便摩擦,可使其黏膜糜烂,粪内有血液和黏液,表现的症状为大便血色鲜红,血量不多,混有黏液,血多在粪便表面,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可引起消瘦、贫血,息肉较大时,也可出现里急后重、便秘、肛门流出较多分泌物等症状。 

二、除了进行手术,目前有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

我今年46岁。胃泛酸、烧心,一年半多了。经常吃抑制泛酸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等,每天一粒就能抑制住反酸、烧心。不吃就坏。一月前去天津中医院做胃镜,诊断胃部有散发息肉。医生建议做肠镜,因最近两月早晨大便时,有腹部疼痛的感觉且便急,大便不成形。一般一天大便一次,有时两次都是晨起后。息肉不做,保守治疗行吗?肠镜必须做吗?——方东峰(菏泽)

答:目前还没有有效药物治疗,准确检查息肉的方法首推胃(肠)镜。40岁以上的朋友不论有无症状,建议主动去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一旦发现有胃肠道息肉,不论何部位、何种类型的息肉,无论息肉的大小,都要设法切除,以绝后患。虽然并非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但已有充分的资料证明,根除息肉乃是有效的防癌方法之一,息肉的切除方法很多,如内镜下高频电凝或电切、激光、微波、射频,也可行手术治疗,大都十分安全,不必顾虑。

需要提醒的是,切除息肉的患者应主动向医生提出做病理检查。首次镜检时发现息肉应送活检,治疗术后如能留取全息肉标本更应送检,不可嫌麻烦、图省事。这是因为只有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才能最终“拍板”确定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另外,恶性病变往往藏在息肉深处,容易漏诊,所以病理检查非常重要。

三、切除息肉的过程痛苦吗?什么人不能做?手术费用是否很高?

我今年52岁,男性。2009年在医院被检查为胃息肉,息肉为两三个。当时医生只开了一些胃药消炎药之类的,也没说什么我就也没在意。直到2010年胃痛在胃镜检查出胃部及肠部位发现大量的息肉,请问切除息肉的过程是否非常痛苦,另外手术费用多少?——蒋斌(济宁)

答:在内镜治疗中,最常用的是高频电凝摘除,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费用低廉,并发症较少,一次能摘除多枚息肉,并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

但也并非所有胃肠息肉患者都能用高频电凝手术治疗,像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严重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的肠梗阻者,腹膜炎患者,妊娠妇女等人群都不适宜这样治疗。如果是有蒂息肉,蒂大于2厘米的患者也不适宜。

四、胃息肉切除后还会再长吗?容易癌变吗?怎样预防复发?

我因腹痛、腹胀到医院作胃镜检查,医生说胃里长了个小息肉,帮我切了下来,经化验确定是良性的。我很担心:胃息肉切除后还会再长吗?它容易癌变吗?——王志福(济南)

如果确诊为息肉,那么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去除息肉,都有复发的可能,不论良恶性都是如此。因此,患者在切除后应及时复查。

病理诊断属良性者,应半年复查一次胃(肠)镜,如无问题,25年再复查一次;恶性者,应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各复查一次,如无复发,5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复发者应及时处理。介于良恶之间者,按恶性对待。

胃息肉是否容易癌变,与息肉的类型和大小密切相关。所以,一旦发现有胃息肉,一般都主张内镜下摘除,目的是预防息肉癌变。

由于胃肠息肉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身体体质的特异性等有关,也可能与慢性炎症、机械刺激及食肉多的习惯等有关。因此高危人群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海鲜,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少吃辛辣食物,少饮酒,均有助于预防胃肠息肉的发生。

 

下期专家预告:

李发新  副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从事临床专业工作23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等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专家面对面实时交流请参与《家》刊微博微访谈,详见本期编读往来。)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