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 再谱新篇 ━利津县退休干部党员巴立峰 巴立锋,男,汉族,现年80岁,1955年参加工作,1980年入党,1996年从利津县职业教育中心高级教师岗位上退休后,服从组织安排,参与了县老年大学的筹建工作,并担任教务处主任。15年来,他不图名利,不计报酬,兢兢业业,把自己干了近四十年教育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无私奉献给了利津老年教育事业,为利津老年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被评为“全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东营市模范老人,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模范老人。 退休不退志,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再挑重担。1996年,利津县老年大学筹建初期,巴立锋多次跟随学校领导到济南、青岛等老年教育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办学经验。对从外地收集来的老年教育工作资料,他都细心阅读、潜心研究,精心梳理,尽可能地把外地做法融合到本校的实际工作中。他经常深入课堂与学员一起听课,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与老师们沟通,共同探讨老年教育规律和教学创新,积极倡导适合老年人特点的“自主教育”,以及互动式、启发式、直观式等教学方法,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十五年来,先后拟定教学大纲、教学和教研计划、各类总结等文字材料20多万字,确立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四自管理原则和“尊师、敬老、重教、康乐”八字校风,主持制定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20余项,探索出了具有利津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路子。目前,县老年大学从办学初的两个班76名学员,发展成为拥有13个专业、17个班级、500余学员的一所“省级示范老年学校”,成为全县广大老干部和老年人求知深造、陶冶情操、延年益寿的理想阵地和美好乐园。 积极建言献策,开创老年教育新局面。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加入到老年学员的队伍中来,他们既是学员、又是党员,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教育,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和骨干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为此,他向学校提出了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在县委老干部党校基础上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建议,并很快得到了校委会领导和组织部门的认可和批准。至此,县老年大学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正式成立,支部下设党小组,重点加强党员学员思想政治工作,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既有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又有趣味性、娱乐性、吸引力的活动,从而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为。这个做法被《老年教育》刊载。面对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老年学员逐渐增多的实际,他又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在津苑社区设立老年大学分校的意见建议,2010年8月,津苑分校成立,巴立峰同志亲自担任教务处主任,负责分校教学管理工作,开创了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先河。 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巴立锋老师虽然也是一名老年人,但在学员们面前他始终把自己放在服务者的位置上。每当学校有较大的活动,他都是跑前跑后,忙里忙外,搞好服务。每天上课前,他总是提前到校,清扫好教室,摆放好桌椅,准备好开水,尽可能为老同志创造一个整洁、优雅、舒适的学习环境。他多年来的服务和工作,赢得了学员们的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