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可供我们选择的好基金挺多的。 很多人买着买着,不知不觉就买了一大堆基金。 比如这位朋友: 还有这位朋友: 买多了不要紧,关键是要会管理。 之前文章我们就说过嘛,建议新手朋友配置4-5只基金就差不多了,如果你有精力,十几只也是OK的。 当然,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买这么多基金,还想要有不错的收益,掌握一套高效的管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管理手中的基金。 一、整理成表格 因为现在基金购买渠道也多,类型也多,光靠脑子肯定是不够用的,再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把手中的基金全都拎出来,做成一个表格。 大家注意到上面截图里那个鸭子头像的亲,她就是把自己手里的基金整理成了一张表格,我们放大看看: 她把基金类型、诊断工具里的相对排名,还有经理人,历史收益情况,目前的状态都列在了表里,很有心。 这样做有个好处,就是我每隔一段时间去手动更新这张表的数据,就能清楚地知道每只基金的状况,之前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 但我认为表中的数据项可以稍微再优化一下,我做了一个表格: 前面几个是我在持的部分基金的情况,编号13-15是我给大家举例的基金。 大家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意义,比如:绿色表示亏损,红色表示已经止盈过一次的基金,止盈后再投的基金直接另起一行。 其中数据项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优化,比如增加下次定投日期、或者像上面那位童鞋一样,把诊断排名记录上去。 总之,就是要先整理成表格,这样看起来也一目了然。 二、优化 整理好表格之后,就要开始对持有的基金进行优化。 首先看业绩,要剔除掉出业绩筛选标准的基金,也就是说基金变坏了,就果断止损。 再看类型 是不是全部买成同一类型了,比如全部买成股票型了;或者同一类型里同样风格的基金,比如:买了好几个上证50指数,或者好几只中小板基金。 同一类型,精选一两只就可以。 然后再看能力 比如有些主题性很强的基金或者行业指数基金,通常需要你对相关主题或行业了解,这类基金也比较适合做波段,相对来说对投资者的要求高一些。 建议新手朋友选择大类型的基金就好,熟悉了再去操作主题性和行业性强的基金。 关于基金的配置,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三、定期关心 既然养了这么多鸡,就该好好地对待它们。 每隔个把礼拜关心一次,更新一下表格里的数据,一方面能及时发现基金的状态,另外一方面也会对这只基金更加了解。 就好像我们炒股,对一只股票关心久了,就知道它的股性好不好,股性就是一只股票对市场的敏感度,活跃度。 用在基金投资上,就是基性,关心久了,你就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一只基金是不是能超涨又能抗跌,跌得下去又涨的上来。 慢慢地,你自己也有了基感,基感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选基,不用借助工具,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一只基金怎么样;另外一方面是基金的操作,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什么时候加仓,等等。 这些都是在实战当中,通过你经常的关心,从基金的各种数据表现中体会出来的。 总结一下 1、如果你已经买了很多基金,不要轻易下车,实际上据我观察买个十几只都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有以下情况的,可以果断下车: 变坏了的基金; 重复性非常高的基金,同类型、同指数; 把握不了的主题基金。 2、对基金做好管理至少有两个好处: 对自己投资的基金了如指掌; 培养了自己的基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