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藏馆 教育大课堂 ——记汶上县退休干部党员张茂路 “雷锋精神永恒”、“双百英模人物”、“毛泽东生平图片”……一卷卷红色档案、一件件珍贵藏品、一个个感人故事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撼与启迪。退休干部、汶上县“五老” 志愿者张茂路历经40多个春秋,倾其40余万元,收集红色文化藏品10万余件,前来接受教育者已达15万人次。 走进张茂路精心构筑的“红色档案馆”,各种各样的毛泽东挂像、宣传画、书刊,毛泽东瓷像、铜像,雷锋像以及事迹资料等,让人目不暇接。张茂路说:“这些红色藏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直观、最直接、最有力、最生动的活教材。”40多个春秋,张茂路时常到文化市场去收集,深入到乡村去寻找。张茂路保护收集濒临损毁不可再得的珍贵藏品就有200件。其收藏品不断增多,达到10万余件时,汶上县关工委与档案局派出3名专业工作人员,帮助他对藏品进行了分类整理,整整忙了7个月。 为发挥教育阵地作用,济宁市将这里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汶上县授牌为“县关工委青少年教育基地”。2010年2月,张茂路的事迹以“家庭小藏馆,社会大课堂”为题,被济宁市文明委评为“十佳好事”。更为难得的是他长期坚持“自费收藏、公开展览、免费参观、奉献社会”的宗旨,以其独特的魅力,用党的传统教育人、用雷锋精神激励人、用英模事迹震撼人。前来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很多参观者反映这批红色档案资料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山东新闻联播》也曾以不同形式报道了汶上县“红色家庭档案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情况,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自2006年以来,逢学雷锋日、五四青年节,县关工委、团县委举办“雷锋精神永恒”青少年专题展,组织广大青少年集体参观“红色家庭档案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许多青少年写下了“学习雷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把雷锋精神永远传扬下去”和“学习雷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等的题词。平时,张茂路还经常应邀到学校进行巡回展览,作专题报告,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全县有30多处学校统一组织全体教师前来参观,接受教育。已有近千名大学生和中小学生自发前来参观,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山东技术学院的某学生原来学习不用功,对社会存有偏见,他通过参观“红色家庭档案馆”,心灵受到很大震撼,思想发生巨大改变,现在,他学习进步,思想稳定,并成为班干部和理论研究骨干,他给“红色家庭档案馆”送来了“红色档案,红色人生”的锦旗。他还经常利用寒暑假带领同学们前来参观学习。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