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相关链接 查看内容

谁来为孩子们扭曲的价值观负责?

2013-5-9 18:19|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118| 评论: 0

摘要: 文/潘红   上海未成年女性参与卖淫和介绍卖淫的特大案件,李双江儿子打人事件,温州“富二代”开奔驰车撞人,安徽17岁的高中生卖肾买ipad2,近期,一连串在未成年人身上发生的极端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反映了未成年人 ...

                                                    文/潘  红

  上海未成年女性参与卖淫和介绍卖淫的特大案件,李双江儿子打人事件,温州“富二代”开奔驰车撞人,安徽17岁的高中生卖肾买ipad2,近期,一连串在未成年人身上发生的极端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反映了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教育缺失。民众疾呼:谁来为孩子们扭曲的价值观负责?

  一个人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因此,三方都对孩子们价值观的形成负有责任。那么什么是价值观?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版),却惊奇地发现没有“价值观”这个词条。从网上搜索,得到的简单答案,就是关于是非对错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做人的基本常识和理念,是数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果。一个人没有确定的价值观,就跟电脑没有芯片,只是一个空壳一样。要树立正确价值观,这是我们经常讲的一个道理。我们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统价值观教育中,对“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无意义的”,有一个基本的评判,比如勤俭节约是光荣的、自我奋斗是有价值的、乐于助人是有意义的、金钱至上是错误的、利欲熏心是可耻的。改革开放以来,针对社会转型带来的新情况,党中央提出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在公民中提倡“八荣八耻”。应该说,我们的价值观教育一直是向着积极的方向推进。 

  然而,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传统的价值观正不断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连本应受到良好价值观教育的学生们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情形着实令人担忧。不久前,记者在一辆公交车上,遇到几个高中生在高谈阔论,议论的焦点是班里谁家有钱有权,其中一个女生在谈到班上哪个同学有高级轿车接送时,几个同学都面露羡慕的表情。现如今,金钱的价值在人们的心目中越来越大,对权力的向往左右着人们的行为,无孔不入的思潮不免影响到孩子们。据最近网上一份关于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显示,有84.9%的中学生完全或比较同意“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有81.4%的中学生完全或比较同意“金钱是对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的应有回报”;有25%的学生同意“钱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的观点。

  孩子们的价值观扭曲,原因并不单一。毋庸讳言,我们处在一个价值观建设时期,一些基本的价值理念被混淆,发生个别诸如“高衙内”、未成年人为攫取金钱不择手段等现象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孩子的低俗、庸俗、媚俗行为成为价值取向和追求时,就不能不反思教育的缺失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当今的家庭教育普遍重智轻德,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家庭教育关注的主要内容,孩子考上大学,出人头地成为成功的标志,孩子的价值取向受到误导。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中,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一些学校的道德教育脱离现实生活,空谈理想、价值、人生,与学生的真实想法脱节,缺乏令人信服的价值观教育,无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积极进取的价值也难以构建。应该看到,当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是和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观的变化息息相关的。正值转型时期,社会功利化趋向日益明显,一些人为了金钱置道德纲常伦理于不顾,传统价值体系面临挑战,新价值失范成为现实中的普遍困境。这些丑恶的社会现象对于正值青春期、价值观还没完全形成的学生们必定会造成负面影响。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其后果或潜在的社会影响将非常可怕。

  孩子是一张白纸,执笔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每个层面都应担负起孩子价值观教育的职责,不要让孩子们那张白纸平添这个年龄不应该有的印迹。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