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独家报道 查看内容

明天,我们到哪去养老?

2013-4-28 10:4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3698| 评论: 7|原作者: 韩甜 杜宝齐|来自: 《老干部之家》

摘要: 用不着去罗列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只要我们走出家门就能感受到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公园里、大街上,十个人里面起码有一半是老年人,就连餐馆的服务员、工地的农民工也开始多见大叔、大妈级人物。而随之而来的是, ...

“养老院养老”大家谈

“您想过自己有一天去养老院养老吗?”《家》刊通过“家”网发布的关于养老的调查问卷上有这么一道题,答案是七成以上的“家”人想过去养老院养老,但与之相悖的是,所有的“家”人都对去养老院养老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顾虑。这些顾虑或来自传统观念,或来自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有一些仅仅来自自己的想象,但不管是来自哪,都如实地反映了“家”人对养老院养老的真实看法。

冲击传统道德底线

“去养老院养老”在我家是个被禁忌的话题。我母亲今年快80岁了,腿脚不好,连楼都没法下。为了照顾母亲,我们为母亲找了24小时住家保姆,可好保姆不好找,期间换了一个又一个,接不上茬或者保姆请假的时候,我们做子女的就得顶上。我母亲性格开朗,但有个毛病,害怕自己一人在家,特别是晚上。最打不开点的时候,三个女婿轮流去母亲那值夜班。我们曾经在母亲面前流露过想送她去养老院的想法,母亲当时就翻脸了:我养你们这么大,你们竟然想把我送进养老院?我怎么就生了你们这些不孝的东西!母亲气得三天没怎么吃东西,可把我们吓坏了,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敢在母亲面前提送她去养老院的事儿。

——李

去年,我把偏瘫的父亲送到了一家公办养老院。刚送去那几天,毫不夸张的是,我远远看见熟人都绕道走,就怕熟人问一句,你父亲怎么样了?我没法回答,我能回答我把父亲送养老院去了吗?那样还不被戳脊梁骨戳死?

——赵鑫然

我想过去养老院养老,但我不会去,我丢不起那人。

——李先河

没有亲情,像被抛弃

我觉得就像抚养孩子是我们的责任一样,赡养老人也是子女的责任。而这个抚养和赡养都应该是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完成的。虽然到了一定的份上可能不得不去养老院,但养老院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等死的地方。再好能代替亲情吗?能有家的温暖吗?如果有一天我进了养老院,我可能就是被家庭抛弃了。

——刘长林

人的生活都是讲究圈子的,朋友圈、活动圈等等,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可以和几个朋友相约一起到某家养老院养老,如果不能成行,自己去多少会有些悲情吧。

——田 

养老院设施太差,满足不了需要

我有亲戚在养老院,据亲戚讲还挺好,养老院的老人都很满意,都不想回家了。亲戚的说法让我这个面临养老的人对养老院挺有好感。可另一方面,我去过几家小型的民办养老院,一进门我就被熏出来了,那气味真是让人受不了,可里面还住着不少老人呢,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

——谢浩然

负面报道让人害怕

去养老院养老是大势所趋。现在我的两个孩子都不在我身边,一个在国外定居,一个在北京上班。我现在身体还行,没什么大毛病,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可10年以后,20年以后呢?保不准自己就怎么着了。如果真的有一天我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孩子是指望不上的,我只能选择去养老机构。但电视上、报纸上关于养老院的负面报道让我心惊,什么把老人绑在床上啦,什么打老人啦,如果养老院是那样,我宁可死也不去过那么没尊严的生活。

——杨立芹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英曼 2014-4-7 11:45
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
引用 德慧双修 2014-2-14 21:05
老不老与年龄没有关系,与心有关系,与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有直接的关系。人是可以做到无疾而终的。最后的时候,吃饱了喝足了,坐到太师椅子上,睡一觉就走了。
引用 宁静致远68 2013-8-18 20:10
前些年看到北京有一些准老人,为自己储存被照顾时间,即:现已退休年龄相对小一些,身体健康,子女不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定期去敬老院为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义务服务,服务的时间由院方登记储存(并颁发证件),当他(她)需要服务的时候,可以凭证件享受同等时间的义务服务。我想,把这个方法完善好了,应该是条出路。
引用 鲁荷 2013-6-12 15:55
老龄化问题是值得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引用 快乐驿站 2013-5-22 17:21
中国面临老龄化,这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希望有好的措施。
引用 莲山杜鹃 2013-5-19 15:16
值得研究的问题!
引用 张守勤 2013-5-4 10:34
值得考虑的问题。今年我91岁了,仍住在小儿子家里。。。。。。他们也老了。。。。。。

查看全部评论(7)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