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18日,《家》刊编辑部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信中开头说,“家”一直是我们倾吐心声、排忧解难的地方,今天我们遇到了困难,想请“家”里人来帮忙。落款是淄博市高青县木李镇43名退下来的老同志。 信中说:“木李镇杨坊小学坐落在高青县的大西北,该校始建于1944年,经过近二十年的风雨洗礼,校舍已破旧不堪。今年3月经省级有关部门鉴定,学校全部校舍及设施均为D级危房,责令停用。学校所有学生无奈分流道距家10公里之外的木李镇初中解读,致使学生以及家长面临很多难题。如七八岁的孩子午餐难以解决;家长每天往返40多公里路接送学生,负担沉重;学生多、路况差,上学、放学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学校新教学楼建设已刻不容缓。 木李镇地处沿黄,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水平相对落后。镇政府现有财力有限,资金筹集难度大,单单依靠本镇地力量难以完成学校的重建工作。我们在木李镇工作过的43名老同志,决心为杨坊小学的重建贡献自己的力量。多年来,《家》看一直为我们基层老同志摇旗呐喊、排忧解难,我们恳请贵刊为杨坊小学的改建提供支持和帮助。” 老同志退下来,本应颐养天年,什么心都不用操,再说学校成为危房、孩子入学不便,这和他们没什么关系。可是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事我们要管”,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再说,他们遇到了困难,第一个想到了《家》刊,这让编辑们很感动。“家”人有事,找老干部之家,这是对《家》刊的信任。我们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一定要把他们托付的事情办好。 我们有个想法:“家”人一起来建个希望小学,建个我们老干部自己的希望小学。为此,《老干部之家》特向全体“家”人发出倡议:如果你愿意,请捐出20元钱,孩子们正期待着。 |